至虔州會故人蔣中丞誠之先生

· 張詡
一別中丞二十秋,朋簪今喜蓋虔州。 西江開府逢新政,南海攀轅憶舊遊。 宦轍萍蓬渾莫定,斯文膠漆素相投。 乞骸會有重來日,准許江山半餉留。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朋簪:朋友。
  • :覆蓋,此指聚集。
  • 西江:指江西,虔州位於江西。
  • 開府:指設立府署,自選僚屬,此指新任官職。
  • 攀轅:牽挽車轅,表示挽留。
  • 宦轍:官途,仕途。
  • 萍蓬:比喻行蹤不定。
  •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
  • 膠漆:比喻情誼深厚,不可分離。
  • 乞骸:請求退休。
  • 餉留:短暫的停留。

翻譯

自從與中丞分別已有二十年,如今在虔州欣喜地與朋友們重聚。 在西江地區新任官職,遇到了新政,回憶起在南海時的舊日遊歷,那時曾挽留過中丞。 官途上的行蹤如同浮萍和蓬草般不定,但我們的文化情誼卻如膠似漆,深厚無比。 希望將來退休時能再次相聚,哪怕是短暫的停留,也足以欣賞這美麗的江山。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舊友的深厚情誼和對往昔歲月的懷念。詩中,「一別中丞二十秋」展現了時間的流逝,而「朋簪今喜蓋虔州」則描繪了重逢的喜悅。通過「西江開府逢新政」與「南海攀轅憶舊遊」的對比,詩人不僅回顧了過去的經歷,也表達了對新政的期待和對舊時光的留戀。最後,詩人以「乞骸會有重來日,准許江山半餉留」作結,寄託了對未來再次相聚的希望,同時也流露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和往昔歲月的深深眷戀。

張詡

明廣東南海人,字廷實,號東所。師事陳獻章。成化二十年進士。授戶部主事,丁憂後,隱居不仕,累薦不起。正德中召爲南京通政司參議,謁孝陵而歸。其學以自然爲宗,求“忘己”、“無慾”,即心觀妙,以揆聖人之用。有《白沙遺言纂要》、《南海雜詠》、《東所文集》。 ► 392篇诗文

張詡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