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腳和用韻次序作詩。
- 元默:人名,即原詩的作者。
- 蘿峯寺:地名,寺廟的名稱。
- 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爲一尋。
- 鳴鐘:敲鐘,指寺廟中僧侶的日常活動。
翻譯
春日的風輕撫着旅人的行囊,美好的春光原本就藏在山峯之巔。 站在千尺高的岩石上俯瞰流水,獨自聽着鐘聲,不知是哪裏的僧人在敲響。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遊山的情景,通過「春日春風」和「好春元在最高層」表達了春光的美好與高遠。詩中「千尋石上看流水」一句,以高遠的視角展現了山水的壯闊,而「獨自鳴鐘何處僧」則增添了一絲神祕與寧靜,使讀者彷彿置身於那遙遠山寺的鐘聲之中,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世的寧靜與深遠。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已答趙大洲司成書意有未盡情見乎辭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韻見素司寇送大廷尉鄭山齋先生之陝右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送黃小江僉憲進表畢還廣州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馬恆齋都督永奉部檄北上出餞道中口占短歌贈之 》 —— [ 明 ] 湛若水
- 《 雙壽爲陸元靜親 》 —— [ 明 ] 湛若水
- 《 馬上望羅浮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司馬周貞庵之京 》 —— [ 明 ] 湛若水
- 《 和孫月崖大巡海珠四首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