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十八灘戲作

亂石堆江誰主張,因思灩澦可憐傷。 倚蓬不語細思量,好與人家砌屋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灩澦(yàn yù):指灩澦堆,是長江三峽瞿塘峽中的一個險灘,位於白帝城下,是長江三峽著名的險灘之一。
  • 可憐傷:令人感到悲傷。
  • 倚蓬:依靠在船篷上。
  • 思量:思考,考慮。

翻譯

江中堆滿了亂石,不知是誰在主導這一切,這讓我想起了灩澦堆,那景象真是令人感到悲傷。我靜靜地依靠在船篷上,心中默默思考,這些石頭要是能用來給人家砌屋牆該多好啊。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江中亂石堆砌的景象,引發了對灩澦堆的聯想,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感慨和對人類生活的思考。詩中「亂石堆江誰主張」一句,既展現了江景的荒涼,又隱含了對自然力量的無奈。後兩句則通過對比,將亂石與人類生活聯繫起來,體現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關注和對自然資源的珍惜。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類關係的深刻思考。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