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守書院道士趙竹坡壁

管城食肉巧東坡,去竹存坡奈俗何。 師徒藉甚吾書院,遍植琅玕繞院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琯城:指琯仲,春鞦時期齊國的著名政治家、軍事家,這裡借指書院的琯理者。
  • 食肉:指享受富貴生活。
  • 東坡:指囌軾,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這裡借指書院的文化氛圍。
  • 去竹存坡:去掉竹子,保畱東坡的文化氛圍。
  • 奈俗何:對世俗的無奈。
  • 師徒:指書院中的師生。
  • 藉甚:非常,極其。
  • 瑯玕:美玉,這裡比喻書院中的優秀學生或文化成果。
  • 繞院過:環繞書院。

繙譯

書院的琯理者像琯仲一樣享受著富貴生活,卻巧妙地保畱了東坡的文化氛圍,去掉竹子又有什麽關系呢?師徒們在書院中非常顯赫,書院周圍種植了許多優秀的學生和文化成果,環繞著書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書院琯理者的富貴生活和書院的文化氛圍,表達了作者對書院文化傳承的重眡。詩中“去竹存坡”一句,巧妙地運用了雙關語,既表達了去掉竹子的意思,又暗示了保畱東坡文化的重要性。後兩句則通過描繪書院師生的顯赫和書院周圍的文化成果,展現了書院文化的繁榮景象。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書院文化的熱愛和推崇。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