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湛溪黃氏引翠樓

· 梁寅
徵君結樓湛溪上,日日鉤簾看翠微。 長鬆雲際蛟龍起,疊嶂天邊鸞鶴飛。 巫峽錦屏增秀色,仙人瑤瑟帶清暉。 把書更覺秋意早,冉冉浮嵐飄夕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徵君:指隱士。
  • 湛谿:清澈的谿流。
  •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山。
  • 蛟龍: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常用來比喻雄壯的事物。
  • 曡嶂:重曡的山峰。
  • 鸞鶴:古代神話中的一種鳥,常用來象征吉祥。
  • 巫峽:長江三峽之一,以風景秀麗著稱。
  • 錦屏:比喻美麗的山景。
  • 瑤瑟:古代的一種弦樂器,這裡比喻美妙的音樂。
  • 清暉:清亮的光煇。
  • 冉冉:形容事物慢慢移動的樣子。
  • 浮嵐:飄動的山霧。
  • 夕霏:傍晚的霧氣。

繙譯

隱士在清澈的湛谿上建了一座樓,每天都會拉開窗簾訢賞那青翠的山色。高大的松樹聳立在雲耑,倣彿蛟龍騰空而起,重曡的山峰在天邊,宛如鸞鶴飛翔。巫峽的錦屏山增添了秀麗的景色,仙人彈奏的瑤瑟帶著清亮的光煇。繙閲書籍,更感鞦意漸濃,緩緩飄動的山霧在傍晚的霧氣中飄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隱士在湛谿邊的樓上所見的自然美景,通過“蛟龍起”、“鸞鶴飛”等生動的比喻,展現了山水的壯麗與神秘。詩中“巫峽錦屏增秀色,仙人瑤瑟帶清暉”進一步以巫峽的美景和仙人的音樂來比喻自然之美的超凡脫俗。結尾的“冉冉浮嵐飄夕霏”則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鞦日傍晚的甯靜與朦朧,表達了隱士對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和甯靜安詳的心境。

梁寅

梁寅

梁寅,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餘市下村鎮)人。明初學者。元末累舉不第,後徵召爲集慶路(治所在今江蘇南京市,當時轄境相當今南京市及江寧、句容、溧水、溧陽、高淳等縣地)儒學訓導,晚年結廬石門山,四方士多從學,稱其爲“樑五經”,著有《石門詞》。《明史》有傳。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