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徵君:指隱士。
- 湛溪:清澈的溪流。
-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山。
- 蛟龍: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常用來比喻雄壯的事物。
- 疊嶂:重疊的山峯。
- 鸞鶴:古代神話中的一種鳥,常用來象徵吉祥。
- 巫峽:長江三峽之一,以風景秀麗著稱。
- 錦屏:比喻美麗的山景。
- 瑤瑟:古代的一種絃樂器,這裏比喻美妙的音樂。
- 清暉:清亮的光輝。
- 冉冉:形容事物慢慢移動的樣子。
- 浮嵐:飄動的山霧。
- 夕霏:傍晚的霧氣。
翻譯
隱士在清澈的湛溪上建了一座樓,每天都會拉開窗簾欣賞那青翠的山色。高大的松樹聳立在雲端,彷彿蛟龍騰空而起,重疊的山峯在天邊,宛如鸞鶴飛翔。巫峽的錦屏山增添了秀麗的景色,仙人彈奏的瑤瑟帶着清亮的光輝。翻閱書籍,更感秋意漸濃,緩緩飄動的山霧在傍晚的霧氣中飄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隱士在湛溪邊的樓上所見的自然美景,通過「蛟龍起」、「鸞鶴飛」等生動的比喻,展現了山水的壯麗與神祕。詩中「巫峽錦屏增秀色,仙人瑤瑟帶清暉」進一步以巫峽的美景和仙人的音樂來比喻自然之美的超凡脫俗。結尾的「冉冉浮嵐飄夕霏」則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秋日傍晚的寧靜與朦朧,表達了隱士對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和寧靜安詳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