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竹杖
君不見瀟湘煙雨林,上有湘妃雙淚痕。蒼梧山高湘水深,風波萬古愁人心。
又不見嶰谷雌雄管,伶倫吹之宮徵亂。洞庭帝樂久不陳,月冷江空誰是伴。
豈若君生滄海西,託根石上不蟠泥。下臨千仞黿鼉窟,上有五色鳳凰棲。
良工一見嗟奇絕,裁成剝盡青虯血。影將明月成三人,瘦比蒼藤還九節。
手中隨處任提攜,江南江北疾如飛。比日與君爲倚仗,寧愁世路有嶇崎。
絲都觀裏看花客,相伴朝天遊紫陌。前身原是葛陂龍,變化時防風雨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瀟湘:指湘江,因湘江水清深,故稱。
- 湘妃:傳說中舜的二妃娥皇和女英,因悲痛舜的去世而淚灑竹上,形成斑點,稱爲湘妃竹。
- 蒼梧:山名,在今湖南甯遠縣,傳說中舜的葬地。
- 嶰穀:山穀名,傳說中黃帝使伶倫取竹於此,制爲律琯。
- 伶倫:傳說中黃帝時的樂官。
- 宮徵:古代五音中的宮音和徵音,這裡泛指音樂。
- 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 黿鼉:大鱉和豬婆龍(鱷魚的一種)。
- 青虯:傳說中的青色龍。
- 嶇崎:崎嶇,道路不平。
- 絲都:指繁華的都市。
- 葛陂:地名,在今河南新蔡縣北,傳說中龍變化的地方。
繙譯
你沒看見瀟湘的菸雨林中,上麪有湘妃雙淚的痕跡。蒼梧山高聳,湘水深邃,萬古的風波讓人心生憂愁。 又沒看見嶰穀中的雌雄琯,伶倫吹奏它,宮徵音亂。洞庭湖的帝王之樂久已不陳,月光冷照,江空無伴。 豈如你生長在滄海的西邊,根紥在石上,不沾泥土。下臨千仞的黿鼉窟,上有五色的鳳凰棲息。 巧匠一見便贊歎其奇絕,裁剪成形,剝去了青虯的血肉。影子與明月相伴成三人,瘦削如同蒼藤九節。 手中隨処可提攜,江南江北疾行如飛。近日與你爲伴,倚仗而行,何愁世路崎嶇。 在繁華的都市觀花,相伴朝天遊紫陌。前身原是葛陂的龍,變化時防風雨突變。
賞析
這首作品以湘妃竹和嶰穀琯爲引子,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抒發了對世事變遷的感慨。詩中“瀟湘菸雨林”、“蒼梧山高湘水深”等句,營造出一種深邃、幽遠的意境,表達了對歷史和自然的敬畏之情。後文通過對桃竹杖的贊美,展現了其堅靭不拔、隨遇而安的品質,同時也寄寓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未來的樂觀態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明代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