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觀橋於河西遂觀蓮於呂將軍園亭嘉賓勝會與是用乘奉次騮山道長原韻八首

· 符錫
質撲始興郡,尚遺文獻風。 版圖秦塞閣,韶奏舜臺空。 二水城中啓,千峯劍外雄。 壯觀聊紀實,得句不求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質撲:質樸。
  • 始興郡:地名,今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一帶。
  • 尚遺:仍然保留。
  • 文獻風:古代的文化和文獻傳統。
  • 版圖:領土,疆域。
  • 秦塞:秦朝的邊塞。
  • :樓閣,此處指邊塞的防禦工事。
  • 韶奏:演奏韶樂,古代的一種音樂。
  • 舜臺:傳說中舜帝的臺基,象徵古代的文化遺產。
  • :空蕩,意指文化遺產已不復存在。
  • 二水:兩條河流。
  • 城中啓:在城中交匯。
  • 千峯:形容山峯衆多。
  • 劍外:劍門關之外,泛指邊遠地區。
  • :雄偉。
  • 紀實:記錄真實情況。
  • 得句:得到詩句,指作詩。
  • 不求工:不刻意追求詩句的工整和精巧。

翻譯

在質樸的始興郡,依然保留着古代的文化和文獻傳統。秦朝的邊塞樓閣和舜帝的臺基,如今只剩下空蕩的遺蹟。兩條河流在城中交匯,千峯在劍門關之外顯得格外雄偉。我隨意記錄下這些壯觀的景象,作詩時並不刻意追求詩句的工整和精巧。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始興郡自然景觀和歷史遺蹟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古代文化和自然風光的深刻感受。詩中「質撲始興郡,尚遺文獻風」體現了對當地質樸文化和歷史傳承的讚美,而「版圖秦塞閣,韶奏舜臺空」則流露出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後兩句「二水城中啓,千峯劍外雄」以壯麗的自然景觀爲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最後一句「得句不求工」則體現了作者作詩的態度,即追求真實感受而非形式上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