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乍見:突然看到。
- 涓涓:形容水流細小而連續。
- 憑欄:依靠着欄杆。
- 虎門:地名,位於廣東省東莞市,此處可能指虎門大橋附近的海域。
- 川上嘆:源自《論語·子罕》,孔子在川上感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意指時間如流水般流逝不息。
- 大海問真源:向大海探尋真理的源頭。
翻譯
石泉突然間已經細流涓涓, 站在這裏憑欄遠望虎門。 人間只聽聞川上的嘆息, 有誰能夠向大海探尋真理的源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西臺觀賞勝景時的所見所感。詩中,「石泉乍見已涓涓」一句,既描繪了眼前景色的靜謐之美,又暗含了時間的流逝。後兩句則通過對比人世間的感嘆與向大海探尋真理的壯舉,表達了詩人對於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於自然與人生的獨特感悟。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代簡答葛子東上舍因道及唐內翰同致意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自龍州至憑祥道中 》 —— [ 明 ] 湛若水
- 《 詠柏木網巾筒子 》 —— [ 明 ] 湛若水
- 《 夜半至連州有詩與況知州 》 —— [ 明 ] 湛若水
- 《 臘二十八日宿三洲灘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張少司成子陽之南雍 》 —— [ 明 ] 湛若水
- 《 作首尾三疊送朱則之還郴陽兼似諸同志 》 —— [ 明 ] 湛若水
- 《 贈汪東之與繼子襲職歸徽州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