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建古:指建古山,具體位置不詳,可能爲作者所居之地附近的山。
- 冚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
- 代券:指代爲管理的憑證或權利。
- 曾我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
- 唯卿:指特定的某人,這裏可能指曾我山的管理者或與之相關的人。
- 進士:科舉時代的一種稱號,這裏可能指具有一定文化或社會地位的人。
- 湛若水:明代文人,本詩作者。
翻譯
在建古山深處,我面對着關隘, 住在城中,正位於碧雲之間。 我也知道曾子傳承了忠孝之道, 因此割讓雲山和我的山給他管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湛若水在建古山深處的隱居生活,以及他對曾子忠孝精神的認同。詩中「建古山深吾對關」一句,既展現了山中的幽靜,也隱含了作者的孤獨與堅守。「住城正在碧雲間」則進一步以雲的意象,增添了詩意的超然與高遠。後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曾子忠孝傳統的尊重,並將自己的山與雲山一同割讓給曾子,體現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對忠孝價值的推崇。整體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忠孝精神的崇敬和對隱居生活的滿足。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洪器之梓壽親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張亭溪少宰終養還蜀 》 —— [ 明 ] 湛若水
- 《 用原韻酬姜仁夫兼柬董道卿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奉和琴岡黃大巡次韻石翁釣臺之作因送還朝 》 —— [ 明 ] 湛若水
- 《 贈鄧君念齋考績之京長句 》 —— [ 明 ] 湛若水
- 《 至福山書堂示諸學子詩 》 —— [ 明 ] 湛若水
- 《 贈唐京兆得命送母還鄉 》 —— [ 明 ] 湛若水
- 《 祝融峰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