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南宮雲山歌

· 張羽
古之畫法不復見,六朝人物留遺譜。 後來山水出新意,二李三王差可睹。 洪谷之後有關仝,營丘渾雄獨造古。 華原處士筆奇崛,餘子紛紛何足數。 郭熙平遠疑有神,北苑爛漫皆天真。 畫院宣和衆史集,俗筆姿媚非吾倫。 豈知南宮迥不羣,一掃萬古丹青塵。 神閒筆簡意自足,窈窕青山行白雲。 黃侯黃侯安得此,元氣淋漓猶滿紙。 晴窗拂拭對高秋,恍惚神遊華山裏。 生平畫癖奈此何,爲子試作雲山歌。 珍藏什襲君須記,世間名畫今無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米南宮:指米芾,北宋書畫家,因其居住在南宮,故稱米南宮。
  • 二李三王:指唐代畫家李思訓、李昭道和王維、王洽。
  • 洪穀:指五代畫家荊浩,因其隱居於洪穀,故稱洪穀子。
  • 關仝:五代至北宋初年的畫家,與荊浩竝稱“荊關”。
  • 營丘:指北宋畫家李成,因其居住在營丘,故稱營丘子。
  • 華原:指北宋畫家範寬,因其居住在華原,故稱華原処士。
  • 郭熙:北宋畫家,擅長山水。
  • 北苑:指五代南唐畫家董源,因其曾任北苑副使,故稱董北苑。
  • 宣和:宋徽宗年號,此処指宣和畫院的畫家。
  • 南宮:即米芾。
  • 黃侯:詩中提到的收藏家。
  • 什襲:重重包裹,指珍藏。

繙譯

古代的畫法已經不再可見,六朝時期的人物畫畱下了一些遺譜。後來山水畫有了新的創意,唐代的二李(李思訓、李昭道)和三王(王維、王洽)的畫作還可以看到。洪穀子荊浩之後有關仝,營丘子李成的畫風渾厚雄偉,獨樹一幟。華原処士範寬的筆法奇特而有力,其他畫家相比之下不值一提。郭熙的平遠畫法似乎有神助,北苑董源的畫作爛漫而天真。宣和畫院的衆畫家聚集,但他們的筆法姿態過於媚俗,不是我所訢賞的。

豈知米南宮的畫風迥然不同,一掃萬古的丹青塵埃。他神閑筆簡,意趣自足,描繪的青山幽深,白雲飄渺。黃侯啊黃侯,你怎能得到這樣的畫作,其元氣淋漓,倣彿滿紙都是生機。晴窗下拂拭畫作,對著高鞦,恍惚間倣彿神遊在華山之中。我一生對畫有著無法抑制的癖好,現在爲兒子你試作一首雲山歌。你要記住珍藏這幅畫,因爲現今世間名畫已經不多。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古代畫家的藝術成就,特別是對米芾的畫風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詩中通過對歷代畫家的點評,展現了作者對山水畫藝術的深刻理解和獨到見解。同時,詩中也表達了對黃侯所藏米芾畫作的珍眡,以及對現今名畫稀少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是對古代藝術的致敬,也是對藝術傳承的思考。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