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禹穴同姜憲使商大理朱太僕王新建集舟中聽童子歌予勸民詩
謁帝因耽萬壑煙,相逢如到畫圖前。
開簾席對花間月,倚檻杯浮鏡裏天。
共醉良辰蘭麴酒,肯回深夜剡溪船。
此時禮稔仍歌詠,猶恐春秋詫有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禹穴:相傳爲夏禹的葬地,在今浙江省紹興之會稽山。
- 憲使:古代官名,指掌管監察的官員。
- 大理:古代官名,掌管刑獄。
- 太僕:古代官名,掌管皇帝的車馬和牧政。
- 新建:可能是指新建的地方或建築。
- 謁帝:拜見皇帝。
- 耽:沉溺,喜愛而沉浸其中。
- 畫圖:比喻美景如畫。
- 席:坐席,這裏指坐在席上。
- 杯浮:指酒杯在手中,彷彿浮在空中。
- 鏡裏天:比喻水面平靜如鏡,倒映着天空。
- 蘭麴酒:美酒。
- 剡溪船:剡溪上的船,剡溪在今浙江省嵊州市,古代以風景秀麗著稱。
- 禮稔:豐收。
- 詫有年:驚訝於豐收的年景。
翻譯
我們一同前往禹穴,沉醉於萬壑的煙霧之中,相逢的場景彷彿來到了畫中的美景前。打開簾幕,我們坐在花間的月光下,倚着欄杆,手中的酒杯彷彿浮在平靜如鏡的水面上倒映的天空之上。我們共同陶醉在這美好的時光和美酒中,不願在深夜結束這次剡溪上的船行。此時此刻,豐收的喜悅和歌聲交織,我們仍然在歌唱,生怕春秋時節會驚訝於這豐收的年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同僚們遊歷禹穴時的所見所感,通過「萬壑煙」、「畫圖前」、「花間月」、「鏡裏天」等意象,展現了自然美景的壯麗與寧靜。詩中「開簾席對花間月,倚檻杯浮鏡裏天」一句,巧妙地將人與自然融爲一體,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沉醉與享受。結尾處「此時禮稔仍歌詠,猶恐春秋詫有年」,則透露出詩人對豐收年景的喜悅與珍惜,以及對美好時光的留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生活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