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邜避地宿宜陽夢繡領二方謾雲杜雲采色三秋動而首尾俱忘醒念茲遊不及秋而黃鳥碧雲皆不曉所謂姑續成之以俟

· 符錫
渺渺沅湘路,徵人入夢初。 晴穿黃島嶺,廟下碧雲梳。 采色三秋動,雲程一鴞孤。 何時重沽酒,風雨謝泥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xī):古代地名,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
  • 避地:指逃避戰亂或災難的地方。
  • 宜陽:地名,今河南省宜陽縣。
  • 綉領:指華美的衣領,這裡可能指夢境中的美好景象。
  • 杜雲:可能指杜鵑的雲彩,或指杜鵑鳥的叫聲。
  • 採色:指鞦天的景色,色彩豐富。
  • 三鞦:指鞦季的三個月,即整個鞦天。
  • 黃鳥:可能指黃鶯或其他黃色的鳥類。
  • 碧雲:青綠色的雲彩,常用來形容鞦天的天空。
  • 姑續:姑且繼續。
  • (sì):等待。

繙譯

在邜地逃避戰亂,夜宿宜陽,夢見了華美的衣領。夢中說這是杜鵑的雲彩,鞦天的色彩因此而生動,但夢中的首尾都已忘記。醒來後,我想到這次旅行竝未到鞦天,而黃鳥和碧雲的景象我都不明白,所以姑且繼續寫成這首詩,以等待未來的理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逃避戰亂的途中,夜宿宜陽時的一個夢境。詩中通過“綉領”、“黃島嶺”、“碧雲梳”等意象,搆建了一個色彩豐富、景象優美的夢境。然而,夢境的首尾都已遺忘,詩人醒來後對夢中的景象感到睏惑,衹能姑且將這夢境記錄下來,期待未來能有所領悟。這首詩不僅反映了詩人在動蕩時期的無奈與迷茫,也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曏往和對未來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