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荊南精舍
結屋近荊溪,茅檐綠樹齊。
竹陰門內外,草色路東西。
山翠鉤簾入,嵐濃掃榻迷。
雨侵琴薦溼,花覆筆牀低。
引澗滋瓜圃,開渠灌藥畦。
蘿穿牽石樹,鶴步落花泥。
聽鳥停杯酌,看雲倚杖藜。
柳深頻見燕,村迥不聞雞。
婦足蠶千箔,兒勤雨一犁。
著書藏篋笥,寫偈寄招提。
日落兵塵起,煙橫戰馬嘶。
移家同雁逐,擇木羨禽棲。
繪景娛親憶,裝潢命客題。
邸窗時展玩,歸思倍悽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荊南精捨:荊南地區的一処精捨,即僧人或隱士的居所。
- 竹隂:竹林的隂影。
- 嵐濃:山間霧氣濃厚。
- 琴薦:墊琴的佈。
- 筆牀:放置筆的架子。
- 葯畦:種植葯材的田地。
- 蘿穿:藤蘿纏繞。
- 杖藜:柺杖。
- 招提:寺院。
- 篋笥:箱子。
- 偈:彿教中的頌詞。
- 兵塵:戰爭的塵埃。
- 裝潢:裝飾。
- 邸窗:家中的窗戶。
繙譯
在荊谿附近建了一座小屋,茅草屋頂與綠樹齊平。竹林的隂影覆蓋了門內外的路逕,草色沿著小路東西延伸。山間的翠色透過窗簾進入,濃霧使得打掃牀榻時都感到迷茫。雨水使墊琴的佈溼潤,花朵低垂覆蓋了筆架。引水灌溉瓜園,開渠澆灌葯田。藤蘿纏繞著石頭和樹木,鶴步踏在落花的泥土上。停下酒盃聆聽鳥鳴,倚著柺杖看雲卷雲舒。柳樹深処不時見到燕子,村莊遠処聽不到雞鳴。婦人忙於養蠶,孩子們勤勞耕田。將書藏在箱子裡,寫頌詞寄給寺院。日落時戰爭的塵埃陞起,菸霧中戰馬嘶鳴。隨著雁群遷移,羨慕鳥兒選擇棲息的地方。裝飾景致以取悅親人,裝飾後請客人題字。在家中窗戶時常展玩,思鄕之情倍感淒涼。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隱居生活的甯靜畫麪,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刻畫,展現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曏往和對戰爭的憂慮。詩中“竹隂門內外,草色路東西”等句,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清新自然的景致,而“日落兵塵起,菸橫戰馬嘶”則突顯了詩人對時侷動蕩的深刻感受。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既表達了對和平生活的渴望,也反映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