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曾憲長瑞鶴詩三首

· 符錫
白鳧朱雁品皆空,除卻鸞凰是此蟲。 會際風雲心自逸,摻持霜雪思誰同。 哺雛不飽腥羶味,引領常懷海嶠風。 清唳夜中堪起舞,碧天明月轉高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鳧朱雁:白色的野鴨和紅色的雁,這裏指各種鳥類。
  • 品皆空:指這些鳥類的品質都不如鶴。
  • 鸞凰:傳說中的神鳥,鳳凰的一種。
  • 此蟲:這裏指鶴。
  • 會際風雲:比喻遇到好的時機或環境。
  • 摻持霜雪:比喻經歷艱難困苦。
  • 腥羶味:指肉食的氣味,這裏比喻世俗的物質享受。
  • 海嶠風:海邊的風,這裏象徵着遠方或高遠的志向。
  • 清唳:鶴的清脆叫聲。
  • 碧天明月:碧藍的天空和明亮的月亮。
  • 轉高桐:桐樹的枝條轉向高處,這裏形容鶴飛翔的姿態。

翻譯

在衆多鳥類中,白色的野鴨和紅色的雁都顯得平凡無奇,除了傳說中的神鳥鳳凰,就只有鶴能與之媲美。鶴在風雲際會的時刻顯得格外自在,經歷了霜雪的洗禮,它的思緒又有誰能理解呢?它不滿足於世俗的物質享受,總是嚮往着遠方的海風。夜深人靜時,鶴的清脆叫聲足以讓人起舞,當碧空中的明月照耀着高高的桐樹,鶴便展翅高飛。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鶴的讚美,表達了詩人對高潔品質和遠大志向的嚮往。詩中,「白鳧朱雁品皆空」一句,即以對比手法突出了鶴的非凡。後文通過「會際風雲」、「摻持霜雪」等意象,描繪了鶴在不同環境中的從容與堅韌。結尾的「清唳夜中堪起舞,碧天明月轉高桐」則以優美的畫面,展現了鶴在月光下的高飛,寓意着詩人對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