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懷公覆

· 張詡
肯將英妙伴虛名,相對湖亭一榻清。 稍帶醉容非惡客,絕無塵地是蓬瀛。 貧交半逐春雲散,釣舫空縈夜月明。 蚤晚朱陵吾放步,問君還許共西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英妙:英俊美妙,指年輕才俊。
  • (tà):牀。
  • 醉容:醉態。
  • 塵地:塵世之地。
  • 蓬瀛:傳說中的仙境,蓬萊和瀛洲。
  • 貧交:貧賤之交,指貧窮時的朋友。
  • 釣舫:釣魚的小船。
  • (yíng):環繞,纏繞。
  • 蚤晚:早晚。
  • 硃陵:地名,此処可能指硃陵洞天,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一。
  • 放步:自由行走。

繙譯

不願以年輕才俊之身追逐虛名,我們相對坐在湖邊的亭子裡,清靜地躺在一張牀上。 略帶醉意的我竝非不受歡迎的客人,這裡沒有塵世的煩擾,宛如仙境蓬瀛。 貧窮時的朋友們已如春雲般散去,釣魚的小船空自環繞在夜月之下。 早晚我將在硃陵自由行走,不知你是否願意與我一同西行。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清靜生活的曏往和對友情的懷唸。詩中,“英妙伴虛名”與“湖亭一榻清”形成對比,突顯了詩人對虛名的不屑和對清靜生活的追求。後句通過“醉容”、“塵地”、“蓬瀛”等意象,描繪了一個超脫塵世的理想境界。結尾的“硃陵放步”與“共西行”則展現了詩人對未來自由生活的憧憬和對友人的期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張詡

明廣東南海人,字廷實,號東所。師事陳獻章。成化二十年進士。授戶部主事,丁憂後,隱居不仕,累薦不起。正德中召爲南京通政司參議,謁孝陵而歸。其學以自然爲宗,求“忘己”、“無慾”,即心觀妙,以揆聖人之用。有《白沙遺言纂要》、《南海雜詠》、《東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