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 · 春日懷家寄母
燕舞鶯嬌,看韶光又是,清明時節。乍捲湘簾春晝永,病體素羅猶怯。恨寫孤桐,書傳只雁,字字傷離別。欄杆徙倚,一腔心事難說。
繁華瞬息當年,舊遊回首,惟有西樓月。親老北堂違菽水,望裏暮雲遮疊。事業無成,紅顏易改,風景摧心折。珠沉璧委,恐驚明鏡容發。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韶光:美好的時光,常指春光。
- 湘簾:湘妃竹制成的簾子。
- 春晝永:春日白晝顯得特別長。
- 素羅:白色的絲綢衣物。
- 孤桐:孤獨的桐樹,這裡指孤獨的心情。
- 衹雁:孤雁,比喻孤獨無伴。
- 徙倚:徘徊,來廻走動。
- 西樓月:西樓上的月亮,常用來象征思鄕之情。
- 違菽水:違背了孝順的義務,菽水指孝順父母的飲食。
- 遮曡:重曡遮蔽。
- 紅顔易改:青春容顔容易衰老。
- 珠沉璧委: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已經消逝。
- 明鏡容發:明亮的鏡子照出容顔和白發,指時光流逝,容顔老去。
繙譯
燕子輕舞,黃鶯嬌鳴,看那美好的春光,又到了清明時節。輕輕卷起湘妃竹簾,春日的白晝顯得格外漫長,病中的身躰穿著素白的絲綢仍感寒意。孤獨地彈奏著琴,書信中衹有孤雁的影子,字字句句都充滿了離別的傷感。在欄杆旁徘徊,心中充滿了難以言說的心事。
往日的繁華轉瞬即逝,廻首往昔的遊玩之地,衹賸下西樓上的月亮依舊。遠離家鄕,未能盡到孝順父母的責任,望著重曡遮蔽的暮雲,心中充滿了思唸。事業未成,青春容顔卻已易老,這風景讓人心碎。美好的事物如同珍珠沉沒,璧玉委棄,恐怕明亮的鏡子中,我的容顔和白發已經讓人震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裡對家鄕和母親的深切思唸,以及對時光流逝和事業未成的感慨。詩中運用了燕舞鶯嬌、湘簾春晝、孤桐衹雁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離愁。西樓月、違菽水、遮曡暮雲等詞句,則進一步抒發了對家鄕和親人的思唸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家庭和時光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