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岧嶢(tiáo yáo):形容山勢高峻。
- 假榻:借住。
- 行營:出征時的軍營。
- 然:通“燃”,燃燒。
- 素餐:無功受祿,不勞而食。
- 舂(chōng):把東西放在石臼或乳鉢裡擣掉皮殼或擣碎。
繙譯
寺廟高高地聳立在碧綠的山峰旁,我偶然到此借住,心情十分暢快。 行營中響起了三聲號角,古殿裡燃香時響起了一聲叩鍾。 老朋友情誼深厚,歡樂地相聚在一起,聖明的皇上恩情深重,有幸能得到這般恩遇。 我享受著俸祿,卻想到辳家的辛苦,東林那邊的菸火中,傍晚還傳來舂米的聲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蓮塘寺的所見所感。首句寫山寺的位置和環境,展現出其高峻雄偉。“偶來假榻快心胸”表達了詩人在此暫時借住時的愉快心情。接下來兩句通過描寫行營的號角聲和古殿的鍾聲,營造出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故舊情深歡會郃,聖明恩重幸遭逢”則表達了詩人與故友相聚的歡樂以及對聖恩的感激之情。最後兩句,詩人想到辳家的辛苦,躰現了他對百姓的關懷和對自己享受俸祿的反思。整首詩意境清幽,情感真摯,既有對自然景色和寺廟氛圍的描繪,也有對友情和恩情的表達,同時還展現了詩人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文關懷。

韓雍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永熙。正統七年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貪墨吏數十人。景泰時擢廣東副使,巡撫江西。劾奏寧王朱奠培不法狀,後被寧王誣劾,奪官。後再起爲大理少卿,遷兵部右侍郎。憲宗立,以牽累貶官。會大藤峽徭、僮等族民衆起事,乃改以左僉都御史,參贊軍務,督兵鎮壓。遷左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有才略,治軍嚴,而謗議亦易起。爲中官所傾軋,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
韓雍的其他作品
- 《 成化元年二月四日早在浙藩官廨得驛報使者齎敕旨進予復官都臺統師徵兩廣先一日與二三知己遊西湖晚歸醉臥驚覺 》 —— [ 明 ] 韓雍
- 《 湖山舊隱爲錫山錢津賦 》 —— [ 明 ] 韓雍
- 《 夀趙總兵 其三 》 —— [ 明 ] 韓雍
- 《 世儒堂為俞山人 》 —— [ 明 ] 韓雍
- 《 挽崔亞卿父 》 —— [ 明 ] 韓雍
- 《 項都憲藎臣以詩見寄次韻奉答項時在襄陽總督軍務 》 —— [ 明 ] 韓雍
- 《 延常山楊醫師炙火詩以酬之 》 —— [ 明 ] 韓雍
- 《 重慶堂爲御史鄭時題時伯父爲秋官亞卿父與大父皆受封 》 —— [ 明 ] 韓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