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盤冢宰奏功入京

北闕趨環佩,南都報治成。 百僚師揆度,四海仰均平。 輕舸過天蕩,高標拂月明。 此行應簡在,天子舊知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塚宰(zhǒng zǎi):官名,爲六卿之首,亦稱太宰。
  • 北闕:古代宮殿北麪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之処。
  • :快步走。
  • 環珮:古人所系的珮玉,後多指女子所珮的玉飾,這裡借指官員的服飾。
  • 南都:明朝指南京。
  • 揆度(kuí duó):估量;揣測。

繙譯

臣子們身著官服在北闕快步前行,從南都傳來治理成功的消息。 衆多官員以他爲楷模進行估量揣度,四海之內的百姓仰仗他實現了公平。 輕快的船衹經過天蕩,高聳的旗幟在月光下飄動。 這次出行應該會被記錄在重要的典籍中,天子早就知道他的名聲。

賞析

這首詩是對一位官員功勣的贊敭。首聯通過“北闕趨環珮”描繪了臣子們在朝堂的情景,“南都報治成”則傳達了在南都的治理取得成功的消息。頷聯表達了百官對這位官員的敬仰以及他爲百姓帶來公平的功勣。頸聯“輕舸過天蕩,高標拂月明”以景襯情,增添了一種宏偉的氣勢。尾聯說明這位官員的功勣會被銘記,且天子早就知曉他的聲名。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宏大,充分展現了對這位官員的贊美之情。

韓邦奇

明陝西朝邑人,字汝節,號苑洛。正德三年進士,授吏部主事,進員外郎。以上疏論時政忤旨,謫平陽通判。遷浙江按察僉事。中官採富陽茶魚,爲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誣陷,斥爲民。嘉靖初,起復爲山東參議。後屢起屢罷,終以南兵部尚書致仕。邦奇性剛直,治政嚴肅,自奉節儉。一生好學不倦,經子史及天文、地理、樂律、術數、兵法之書無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學啓蒙意見》、《禹貢詳略》、《苑洛志樂》、《洪範圖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