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揚子云草玄圖

· 謝榛
蠶叢之國三秦西,千峯上與青天齊。 棧道懸空歷萬險,巨竹脩藤當晝迷。 瀑布砰訇響不絕,陰壑直下垂虹霓。 班虎咆哮黑熊啼,颯沓風舞雙鵾雞。 路出劍門沃野闊,錦江秋水明玻瓈。 蜀中文物古來盛,兩漢名士特標題。 前有馬卿後揚子,高才往往懷金閨。 火德中衰世板蕩,誰能皓首甘幽棲。 楓樹森森隱茅宇,荒涼門徑無輪蹄。 草玄擬易坐朝夕,冥心自得窮端倪。 水有汀洲山有溪,居然此道在鹽齏。 龍蛇知時蟄深窟,男兒志氣何乖睽。 校書閣下獨遺恨,首陽二子光蒿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蠶叢之國:古蜀國,此指四川。「叢」讀音爲「cóng」。
  • 脩藤:長長的藤條。「脩」讀音爲「xiū」,同「修」,長的意思。
  • 砰訇(pēng hōng):形容聲音巨大。
  • 颯沓(sà tà):衆多而迅疾的樣子。
  • 鵾雞(kūn jī):古書上說的一種形似鶴的鳥。
  • 板蕩:《詩經·大雅》有《板》《蕩》二篇,譏刺周厲王無道,敗壞政局。後以「板蕩」指政局變亂或社會動盪。
  • 鹽齏(jī):切碎的醃菜或醬菜。

翻譯

在三秦之地的西邊是古蜀國,那裏千峯高聳與青天相齊。 懸空的棧道經歷萬險,巨大的竹子和修長的藤條在白天也讓人迷惑。 瀑布發出巨大的聲響不斷傳來,陰暗的山谷一直向下彷彿垂着彩虹。 斑斕的老虎咆哮着,黑熊啼叫着,衆多迅疾的風舞動着雙鵾雞。 走出劍門關,肥沃的田野廣闊,錦江的秋水清澈如透明的玻璃。 蜀中的文化遺產自古以來就很繁盛,兩漢的名士特別被人們提及。 前面有司馬相如,後面有揚子云,他們才華出衆,卻常常懷念朝廷。 漢室的火德中途衰落,世道動盪不安,誰能心甘情願地隱居到老呢? 楓樹林茂密地隱藏着茅屋,荒涼的門徑沒有車馬的痕跡。 揚子云撰寫《太玄經》模擬《周易》,從早到晚坐着,靜心思考以探究事物的頭緒。 有水有汀洲,有山有溪流,居然在這樣的環境中追求學問。 龍蛇知道時機而蟄伏在深窟中,男兒的志氣怎能背離呢? 在校書閣那裏獨自留下遺憾,伯夷和叔齊在首陽山上只能讓自己的身影埋沒在蒿藜之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四川的壯麗景色以及揚子云的事蹟和精神。詩的開頭通過對蜀地山川的描寫,展現出其雄偉險峻和神祕的氛圍。隨後提到蜀中的文化繁榮和兩漢名士,突出了揚子云的高才和他對朝廷的懷念,同時也反映了當時世道的動盪和人們的無奈。詩中對揚子云撰寫《太玄經》的情景進行了刻畫,表現出他專心致志、探究真理的精神。最後,詩人通過對龍蛇蟄伏和首陽二子的對比,表達了對男兒志氣的思考。整首詩意境宏大,語言優美,既有對自然風光的描繪,也有對歷史人物和文化的思考,體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人生的感悟。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