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懷王鑑川少司馬總制

· 謝榛
賀蘭山下陣雲橫,豈學終軍漫請纓。 壯士氣豪憑虎略,材官謀定取龍城。 旌麾北轉無征戰,節制西連有重輕。 狐嶺摩空秋盡色,兔河蕩月古來聲。 風吹悽斷胡笳曲,天與恩威漢塞兵。 百將傳中誰並駕,兩朝功後自完名。 鼎彝入勒當昭代,韋布論交在雅情。 尚憶都門共杯酒,也曾義氣許狂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賀蘭(Hè lán):山名,位於今寧夏與內蒙古交界處。
  • 陣雲:濃重厚積形似戰陣的雲。
  • 終軍:西漢人,曾主動請纓出使南越。這裏指自告奮勇請求擔當重任的人。
  • 請纓:請求殺敵或請求給予任務。
  • 虎略:克敵制勝的軍事策略。
  • 材官:秦漢時始置的一種地方預備兵兵種,這裏泛指英勇的將士。
  • 龍城:匈奴祭天聖地,這裏借指敵軍要地。
  • 旌麾(jīng huī):帥旗,這裏指代軍隊。
  • 節制:指揮管轄。
  • 狐嶺:地名。
  • 兔河:地名。
  • 鼎彝:古代祭器,這裏指功業。
  • :雕刻。
  • 昭代:政治清明的時代。
  • 韋布:指平民,這裏指平民之交。

翻譯

在賀蘭山下,濃雲密佈如戰陣般橫陳。我豈能學那終軍,輕易地主動請求擔當重任。 壯士們士氣豪邁,憑藉着出色的軍事策略。英勇的將士們謀劃已定,要攻取敵軍的要地龍城。 軍隊向北轉戰,已沒有了征戰之事。指揮管轄的西部防線,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狐嶺高聳入雲,秋色已盡。兔河之上,月光盪漾,傳來古老的聲響。 秋風吹來,胡笳曲聲悽切中斷。上天賦予漢軍在邊塞的恩威。 在衆多將領的傳記中,誰能與之並駕齊驅。在兩朝建立功業之後,自然能成就完美的聲名。 功業應當銘刻在鼎彝之上,這是清明之世的見證。平民之交在於高雅的情意。 還記得在京城時一起共飲杯酒,也曾意氣風發,允許我這狂放之人的豪情。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寄給王鑑川少司馬總制的,表達了對他的讚美和敬仰。詩的開篇通過描寫賀蘭山下的景象,引出對王鑑川軍事才能和豪邁氣概的讚揚。「壯士氣豪憑虎略,材官謀定取龍城」展現了將士們的英勇和戰略的精妙。「旌麾北轉無征戰,節制西連有重輕」描述了軍隊的勝利和其在西部防線的重要性。詩中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如「狐嶺摩空秋盡色,兔河蕩月古來聲」,增添了詩歌的意境和美感。同時,詩中也提到了將領的功績和名聲,以及作者與王鑑川之間的情誼。整首詩氣勢恢宏,意境壯闊,語言豪邁,充分表達了對王鑑川的欽佩之情以及對國家軍事勝利的歌頌。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