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瑣闥(suǒ tà):指宮門或宮廷。
- 薇垣(wēi yuán):指朝廷。
- 萊公:北宋名相寇準,封萊國公。
- 傅相:指殷相傅說(yuè),此處以傅說的典故,比喻希望得到賢相的輔佐。
- 鴟夷子(chī yí zǐ):指春秋時期越國大夫范蠡,他在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後,功成身退,泛舟五湖,後改名爲鴟夷子皮。
翻譯
在宮廷爲官三十年,人生的風波就像在浩瀚大海中航行的一艘樓船。寇準也曾自嘆白白橫渡,又有誰能招來如傅說一般的賢相共同渡過大河呢。在急流中勇退,這是他人難以做到的,帶着明月般的高潔之名歸來,世間皆傳揚其事蹟。如今能夠伴隨像鴟夷子范蠡一樣的人,在五湖之中放浪形骸,做一個沉醉的仙人。
賞析
這首詩是爲祝參政而作,通過對其宦海生涯的描述,表達了對他的讚美和敬仰。詩的首聯回顧了祝參政在朝廷爲官的三十年,將其經歷比作在風波浩瀚中的航行,暗示了官場的複雜和艱辛。頷聯借寇準和傅說的典故,一方面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無奈,另一方面也可能暗示了對賢能之士共同輔佐朝政的期望。頸聯讚揚了祝參政勇退急流的高尚品質和他所獲得的美好聲譽。尾聯則以范蠡爲喻,表現出祝參政功成身退後的灑脫和自在。整首詩語言優美,用典恰當,意境深遠,既體現了作者對祝參政的欽佩之情,也反映了作者對人生和官場的一些思考。

韓雍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永熙。正統七年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貪墨吏數十人。景泰時擢廣東副使,巡撫江西。劾奏寧王朱奠培不法狀,後被寧王誣劾,奪官。後再起爲大理少卿,遷兵部右侍郎。憲宗立,以牽累貶官。會大藤峽徭、僮等族民衆起事,乃改以左僉都御史,參贊軍務,督兵鎮壓。遷左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有才略,治軍嚴,而謗議亦易起。爲中官所傾軋,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
韓雍的其他作品
- 《 五月十六日與林錦衣食荔支偶成 》 —— [ 明 ] 韓雍
- 《 再次韻奉彥卿 》 —— [ 明 ] 韓雍
- 《 桂江舟行見各山畬田廣開蠻夷殘孽持兵供役夾道拜迎視往年處處益多喜而有作 》 —— [ 明 ] 韓雍
- 《 慶陽司寇八月十六日得子 》 —— [ 明 ] 韓雍
- 《 次韻寄鄉人陸務軒 》 —— [ 明 ] 韓雍
- 《 挽崔亞卿父 》 —— [ 明 ] 韓雍
- 《 趙總戎和前作見贈再次韻奉酬 》 —— [ 明 ] 韓雍
- 《 劉廷美僉憲爲鄉人魏古作湖山圖徐武功題詩其上魏復求予作爲賦一絕 》 —— [ 明 ] 韓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