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門闕上

· 魏觀
旌旗旖旎集中衢,日上金橋劍佩趨。 雙闕雲中開鳳扇,六王天上捧龍輿。 成均被命仍敷教,大本承恩復說書。 殊渥無涯嗟未報,幾回退食重踟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旖旎(yǐ nǐ):旌旗隨風飄揚的樣子。
  • 衢(qú):大路。
  • 闕(què):古代宮殿、祠廟或陵墓前的高臺,通常左右各一,臺上起樓觀。
  • 成均:古代的大學,這裏指魏觀自己在太學中任職。
  • 殊渥(wò):特別的恩惠。

翻譯

旌旗在大路中間隨風飄揚,太陽升起,佩劍的人們快步走上金橋。 兩邊的宮闕高聳入雲,彷彿打開的鳳扇,六王在天上捧着皇帝的車駕。 我被任命在太學中擔任施教的職責,深受皇恩又負責講解經書。 這無盡的特殊恩惠讓我不知如何報答,幾次退朝後吃飯時都反覆徘徊思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宮廷的莊嚴景象以及詩人對皇恩的感激之情。詩的首聯通過「旌旗旖旎」和「劍佩趨」展現了宮廷的威嚴和秩序。頷聯中「雙闕雲中開鳳扇」「六王天上捧龍輿」的描寫,極言宮廷的宏偉和皇帝的尊貴。頸聯敘述了詩人自己在太學中的職責和受到的恩寵。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對皇恩浩蕩的感慨和不知如何報答的心情,通過「幾回退食重踟躕」這一細節,表現出詩人的內心糾結和感恩之情。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恢弘,展示了宮廷的莊嚴和詩人的複雜情感。

魏觀

元明間湖廣蒲圻人,字杞山。元末隱居蒲山。朱元璋下武昌,聘授平江學正,累遷兩淮都轉運使,入爲起居注,受命侍太子讀書,授諸王經。遷國子祭酒。以老乞歸。五年,以薦出知蘇州府,盡改前守苛政。旋以改張士誠廢宮(即元府治舊址)爲府治,觸太祖怒,與名士高啓同時被殺。有《蒲山牧唱》、《蒲山集》。 ► 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