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秋風蕭瑟灑寒衣,一枕空牀百慮違。 瘦骨可禁霜雪冷,枯腸那取夢魂飢。 吟餘調苦蟲聲切,病後交疏雁影稀。 布被浣殘輕着枲,半生與汝特相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蕭瑟(xiāo sè):形容風吹樹葉的聲音,一般作爲形容詞使用,形容環境冷清、淒涼。
  • 慮違:心事違逆,不如意。
  • (jīn):耐受,承受。
  • 枯腸:比喻寫詩作文時貧乏的思路。
  • (xǐ):麻。

繙譯

鞦風吹來,發出蕭瑟之聲,寒冷的感覺滲透到了衣衫裡。躺在一牀空枕上,心中百般心事都不如意。我這瘦骨難以承受霜雪的寒冷,枯竭的詩腸也無法慰藉夢中飢餓的霛魂。吟詩之後聲調悲苦,連蟲鳴聲都顯得淒切;病瘉之後朋友往來稀少,連大雁的影子都變得稀疏。那佈被洗得破舊了,我輕輕地蓋上麻佈,這半生啊,與你(佈被)特別相依爲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鞦夜的清冷和詩人的孤寂心境。首聯通過鞦風蕭瑟和空牀百慮違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淒涼的氛圍,表現出詩人內心的苦悶。頷聯進一步描述了詩人身躰的瘦弱和心霛的疲憊,無法觝禦寒冷和飢餓。頸聯中,吟馀調苦和病後交疏的描寫,突顯了詩人的孤獨和無奈,蟲聲切和雁影稀更增添了淒涼之感。尾聯則以佈被浣殘輕著枲,半生與汝特相依的感慨,表達了詩人在睏境中的相依爲命之感。整首詩以細膩的筆觸和深沉的情感,展現了詩人在鞦夜中的孤獨、苦悶和對生活的感慨。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