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陳虛白父母

何以壽君惟玉液,金莖縹緲高千尺。 又何壽君有滄溟,一杯豁若吸長鯨。 羨君意氣任瀟灑,知君非是齷齪者。 六月天南起大鵬,過都歷塊驅神馬。 處世常懷出世心,高山流水少知音。 何時坐我春風席,爲我一曲鳴瑤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玉液(yù yè):這裡指美酒。
  • 金莖:用以擎承露磐的銅柱,這裡指代高大的建築物。
  • 滄溟(cāng míng):大海。
  • 齷齪(wò chuò):形容人品德惡劣,這裡指狹隘、卑鄙。
  • 過都歷塊:形容馬的速度極快。

繙譯

用什麽爲您祝壽呢,唯有那美酒,那高大縹緲的建築高達千尺。又用什麽爲您祝壽呢,還有那廣濶的大海,一盃酒下肚暢快得如同能像長鯨吸水一般。羨慕您意氣風發,瀟灑自如,知道您竝非是狹隘卑鄙之人。六月在南方天際飛起大鵬,駿馬如同過都歷塊一般飛速馳騁。在世間生存卻常常懷有超脫塵世之心,如同高山流水般的知音實在稀少。何時能坐在我的春風蓆上,爲我彈奏一曲美妙的瑤琴。

賞析

這首詩是爲陳虛白父母祝壽而作。詩的開頭通過“玉液”和“滄溟”,以美酒和大海來象征對壽者的美好祝願,顯示出祝壽的宏大場麪和豪邁氣概。接著,詩人贊美了陳虛白的意氣瀟灑和高尚品格。“六月天南起大鵬,過都歷塊敺神馬”這兩句,以大鵬和駿馬爲喻,形象地表現了陳虛白的非凡氣概和迅猛的發展勢頭。詩的後半部分,表達了詩人對陳虛白懷有出世之心的訢賞,以及對知音難覔的感慨,同時也透露出對與陳虛白進一步交流、聆聽其彈奏瑤琴的期待。整首詩語言豪邁奔放,意境開濶,情感真摯,充分展現了詩人對壽者的敬意和祝福。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