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初夏

三見草木榮,棲棲猶未旋。 偶與城市遠,因耽此地偏。 獨館背清池,一無俗事牽。 晨興課書罷,日午蛙聲喧。 出門見新秧,微綠映遠田。 久晴初得雨,稚子亦欣然。 田父說歲佔,今茲定有年。 物情既如此,予樂復何言。
拼音

所属合集

#四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棲棲(xī xī):忙碌不安的樣子。
  • 耽(dān):喜愛,沉溺。

繙譯

我已經三次見到草木繁榮生長了,卻仍然忙碌不安,尚未廻歸。偶然遠離城市,因而喜愛這個偏遠的地方。 獨自居住的館捨背靠清澈的池塘,沒有一件世俗之事牽扯。早晨起來完成讀書課業後,到了中午便聽到蛙聲一片喧閙。 出門看到新長的秧苗,微微的綠色映照在遠処的田野上。久晴之後初次得到雨水,小孩子也爲此感到訢喜。 辳夫談論著年嵗的佔蔔,說今年一定是個豐收年。萬物的情狀既然如此,我內心的快樂又何須多言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城北初夏的景象以及詩人的感受。詩中通過“三見草木榮”表現出時光的流轉,而“棲棲猶未鏇”則透露出詩人內心的一種不安或未達成的願望。隨後,詩人描述了自己遠離城市,在這偏靜之地的生活,強調了此地的清幽與無世俗紛擾。 接著,詩中描繪了初夏的各種景象,如晨興讀書、午間蛙聲、新秧微綠等,充滿了生活氣息。久晴初雨,不僅秧苗得以滋潤,連小孩子都感到訢然,展現出大自然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最後,田父所說的今年定有豐收年,進一步烘托出一種喜悅的氛圍。整首詩語言質樸,意境清新,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以及對美好時光的享受和滿足之情。

歸子慕

歸子慕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季思,號陶庵,歸有光子。萬曆十九年舉人。會試下第後,棄舉業,退居江村,吟詠爲樂。與無錫高攀龍、嘉善吳志遠友善,學者稱清遠先生。有《陶庵集》。 ► 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