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少陵詩句壽漁樂先生七十人字
平生厭塵俗,雅志素希古。
優遊林泉下,甘與麋鹿伍。
壽考躋七旬,祿養享三釜。
佳辰集良賓,肆筵設樽俎。
翩翩青鳥來,蟠桃送王母。
棄核齊昆崙,遐齡豈勝數。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厭塵俗:厭惡塵世的俗務和紛擾。
- 雅志素希古:高雅的志向向來追求古代的風尚。這裏的「希」意爲「嚮往」「追求」。
- 優遊:閒適自得的樣子。
- 林泉:山林與泉石,指隱居之地。
- 麋鹿伍:與麋鹿爲伍,意爲過着隱居的生活。
- 壽考躋七旬:壽考,長壽;躋(jī),達到;七旬,七十歲。
- 祿養享三釜:祿養,以俸祿養親,這裏可理解爲享受俸祿;釜(fǔ),古代的一種量器,這裏表示一定的俸祿數量。
- 肆筵:設宴。
- 樽俎(zūn zǔ):古代盛酒食的器具,這裏指宴席。
- 青鳥:神話傳說中爲西王母取食傳信的神鳥。
- 蟠桃:神話中的仙桃,傳說吃了可以延年益壽。
- 棄核齊昆崙:拋棄桃核與崑崙山一樣高,形容蟠桃的碩大。「崙」同「侖」,這裏是誇張的表達,意味着長壽和福氣的極度豐富。
翻譯
他一生厭惡塵世的俗務,高雅的志向向來追求古代的風尚。 自在閒適地生活在山林泉石之下,甘願與麋鹿爲伴。 如今他已達到七十歲的高壽,享受着一定的俸祿來養親。 在這個美好的日子裏,聚集了衆多的好賓客,擺下了豐盛的宴席,設置了酒樽和食俎。 翩翩而來的青鳥,爲他帶來了王母娘娘的蟠桃。 拋棄的桃核堆積得如崑崙山一樣高,這樣的遐齡(長壽)豈能數得清。
賞析
這首詩是爲漁樂先生的七十大壽而作,首先描繪了漁樂先生對塵俗的厭惡和對古代高雅風尚的追求,以及他在林泉間悠然自得的隱居生活。接着敘述了他已享高壽且有祿養的情況,體現了他的幸福晚年。詩中通過「佳辰集良賓,肆筵設樽俎」的描寫,展現了壽宴的熱鬧場景。而「翩翩青鳥來,蟠桃送王母」則運用了神話傳說,爲漁樂先生的壽辰增添了神祕和吉祥的色彩,寓意着長壽和福氣。最後「棄核齊昆崙,遐齡豈勝數」以誇張的手法強調了他的長壽和無盡的福氣。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祥和,表達了對漁樂先生的祝福和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