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鄉先生張養正醫師
君子抱道德,所志恆在民。
達則善天下,窮亦思濟人。
濟人伊何切,醫道體至仁。
先生吳中彥,醫名冠時紳。
早承家世傳,羣書探其真。
療病固本元,製藥分君臣。
死生一脈決,其應若有神。
沈痾一劑起,奇效時能臻。
且其不責報,嘗欲先賤貧。
所以賢大夫,禮遇隆嘉賓。
宋清韓伯休,鄙哉何足論。
越人與元化,足以繼後塵。
況其卓犖才,高談妙經綸。
斯人苟出仕,所志回陽春。
偉哉張先生,醫中之鳳麟。
作詩寄遐想,用俟觀風陳。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紳(shēn):古代士大夫束腰的大帶子,引申爲士大夫的代稱。
- 沈痾(chén kē):重病。
- 犖(luò):明顯,分明。
翻譯
君子心懷道德,他們的志向總是在於百姓。 顯達時就爲天下謀福祉,困窘時也想着救濟他人。 救濟他人何等迫切,行醫之道體現了極致的仁愛。 張先生是吳中的俊彥,他的醫名在當時的士大夫中名列前茅。 早早繼承了家傳醫術,在衆多書籍中探尋醫道的真諦。 治療疾病以穩固根本元氣爲主,調配藥物區分主藥和輔藥。 病人的生死往往由一線決定,而他的應對如同有神助一般。 沉重的病症他一劑藥就能讓病人起身,奇妙的效果時常能夠達到。 並且他不要求回報,常常想要先救治貧賤之人。 因此,賢能的大夫們,都以隆重的禮節對待他,把他當作尊貴的客人。 像宋清、韓伯休這樣的人,是多麼的鄙陋,不值一提。 越人(扁鵲)和華佗,他足以繼承他們的風範。 何況他還有卓越的才能,高談闊論,精妙地闡述治理國家的方略。 這個人如果出來做官,他的志向能夠讓社會重回美好的春天。 偉大啊,張先生,您是醫界中的傑出人才。 我寫這首詩寄託我的遐想,等待着有關官員的視察陳述。
賞析
這首詩是對張養正醫師的讚美。詩中首先強調了君子的道德志向,即關懷百姓,然後將張養正醫師的醫術和仁德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他醫術高超,能藥到病除,且不圖回報,優先救治貧賤之人,因此受到賢大夫們的尊重。作者認爲他堪比古代名醫扁鵲和華佗,並讚賞他的卓越才能和高遠志向,若他能出仕爲官,必能爲社會帶來美好。整首詩語言優美,對仗工整,通過對張養正醫師的讚美,表達了作者對高尚品德和傑出才能的敬仰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