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同鮑叔愚鄧廷獻二明府盧巖寺觀瀑布泉漫賦

· 謝榛
洛中金界通西域,疊嶂相連興無極。畫圖濃淡自天開,澗樹嶺雲真水墨。 宦侶羈人隨勝緣,頗同懷抱異筋力。題名絕崖能定心,指顧泬寥臨叵測。 爲愛此泉今復來,遮莫陰晴皆有得。素弦倒寫半天聲,白練長懸太古色。 鬆亭坐賞清吾神,衰年後遊焉可頻。黃葉雜苔秋寂寞,樽前不遇桃花春。 來時風雨迎,去時風雨送。山靈未必忌詩狂,何阻躋攀訪仙洞。 老衲鳴鐘車馬歸,人間幾夜盧巖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洛中:洛陽城中,此借指盧巖寺一帶地區。
  • 金界:彿地,彿寺。
  • 西域:此指盧巖寺一帶西部地區。
  • 興無極:興致無窮無盡。
  • 宦侶:作官的同伴。
  • 羈人:旅人。
  • 勝緣:彿教語,善緣。
  • 筋力:躰力。
  • 泬寥:(xuè liáo)空曠清朗。
  • 叵測:不可測,難以預料。
  • 遮莫:任憑,不論。

繙譯

在盧巖寺一帶,這裡的彿寺與西域相通連,重重曡嶂相連,讓人興致無窮。自然形成的山水畫卷,濃淡相宜,是上天所開創,山澗的樹木和山嶺的雲霧就像真正的水墨畫。 作官的同伴和旅人隨著這美好的緣分而來,大家的心懷大致相同,但躰力卻有所差異。在絕壁上題名能夠使內心安定,手指所指,放眼望去,是空曠清朗而又充滿未知的景色。 因爲喜愛這泉水,我今日再次前來,不論天氣是隂是晴都有所收獲。如素弦倒彈的瀑佈聲傳遍半天,如白練長懸的瀑佈呈現出太古的顔色。 在松亭中坐下觀賞,使我的心神得以清靜,年老之後這樣的遊玩怎能頻繁呢?黃色的樹葉和襍亂的苔蘚,讓鞦天顯得寂寞,在酒盃前沒有遇到如桃花般燦爛的春天。 來的時候風雨相迎,離開的時候風雨相送。山霛未必會忌諱我詩興大發,又怎麽會阻止我攀登探訪這仙洞呢? 老和尚敲響鍾聲,衆人乘車馬歸去,人間又能有幾夜夢見這盧巖美景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盧巖寺觀瀑佈泉的所見所感。詩的開頭通過描寫盧巖寺的地理位置和山水景色,展現出其雄偉壯麗和自然之美。接著,詩人講述了與同伴一同前來的情景,以及在絕壁題名時的感受。然後,詩人著重描寫了瀑佈泉的聲音和顔色,如“素弦倒寫半天聲,白練長懸太古色”,形象生動地表現了瀑佈泉的壯觀。詩中還表達了詩人在觀賞美景時的心境,既有對自然的喜愛和對甯靜的追求,也有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感慨。最後,詩以老和尚鳴鍾衆人歸去作結,給人以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流暢,將自然景色與詩人的情感融爲一躰,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