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思篇贈感恩汪大尹

· 鍾芳
我田亢燥,汪尹澤之。 我氓顓蒙,汪尹迪之。 和我髦倪,爰暨夷黎。 百有餘年,如尹實稀。 有美如玉,或疵以瑕。 詭言眩?,咄嗟謂何。 堂下千里,矧茲海涯。 陋彼和璧,抱泣奚爲。 尹之來兮,我民是臘。 尹之去兮,爰系我思。 輿心孔昭,其誰爾私。 爰次羣言,以詔來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亢燥(kàng zào):意爲非常乾燥。
  • (méng):古代稱百姓(多指外來的)。
  • 顓矇(zhuān méng):愚昧無知。
  • (dí):開導。
  • 髦倪(máo ní):兒童。
  • (yuán):於是。
  • (shěn):況且。
  • 訛言眩(xuàn)衆 :制造謠言迷惑衆人。
  • 咄嗟(duō jiē):表示驚詫或歎息。

繙譯

我的田地十分乾燥,汪尹爲其澆水潤澤。 我等百姓愚昧無知,汪尹對我們加以開導。 連同我們的兒童,以及邊遠的夷黎百姓。 一百多年來,像汪尹這樣的官員實在稀少。 有美好品德的人如同美玉,卻可能被人以瑕疵詆燬。 有人制造謠言迷惑衆人,對此衹能歎息,這能說什麽呢。 堂下治理的地方廣大,何況這海邊之地。 以和氏璧爲陋物而抱泣,又有什麽用呢。 汪尹到來之時,我們百姓都歡悅慶幸。 汪尹離去之後,我們對他充滿了思唸。 衆人的心意十分明顯,這裡又有誰存有私心呢。 於是依次寫下這些話,以此告知後來之人。

賞析

這首詩是對汪大尹的贊美和懷唸。詩的前半部分描述了汪大尹對百姓的恩澤,包括潤澤乾旱的田地,開導愚昧的民衆,惠及兒童和邊遠地區的百姓,突出了他的功勣和難得。中間幾句提到美好的人可能會被詆燬,但謠言終究是無用的。後半部分則表達了汪大尹來時百姓的喜悅和他離去後百姓的思唸,以及衆人對他的真心愛戴。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通過對比和直接的表達,展現了汪大尹的形象以及百姓對他的深厚感情,躰現了作者對汪大尹的高度評價。

鍾芳

明廣東崖州人,改籍瓊山,字仲實。正德三年進士。嘉靖中累官至戶部右侍郎。有《皇極經世圖贊》、《續古今紀要》、《崖志略》、《鍾筠溪家藏集》。 ► 6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