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宋景濂九賢遺像記
濂溪周子顏如玉,頤下豐腴更修目。紫衣褒袖帽三山,髯疏舄赤裳還白。
伯淳長貌色微蒼,帽緇履白袍色黃。三者伊川正相似,氣象夷粹殊剛方。
康節廣顙神清爽,緇袍素履和且莊。帽圍有翼內領皁,顴高肩聳頎其長。
橫渠衣帽與前類,面圓色黃氣剛毅。溫公深衣兼幅巾,大帶組履皆如制。
晦庵體貌長更豐,目小而秀顴微紅。面右黑子如北斗,躡方衣素舒而恭。
南軒恢偉姿燁然,椰冠道服青皁緣。絛絲履白眉目秀,望之宛若人中仙。
東萊亦復偉形貌,幅巾峨峨服仍道。儼然在望即之溫,九賢異地皆同調。
圖形大約如前雲,按圖學步訛本真。景懷我篤緇衣好,讀之彷彿瞻其人。
其人遠矣道則邇,自湔塵翳傳心神。吁嗟,今人自詫不落周孔後,九賢遺蹟成芻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濂溪周子:周敦頤,號濂溪先生。
- 豐腴(yú):形容人體態豐滿。
- 褒袖:寬大的衣袖。
- 三山:一種帽子的樣式,上有三山狀的裝飾。
- 髯(rán)疏:鬍鬚稀疏。
- 舄(xì):鞋。
- 伯淳:程顥,字伯淳。
- 緇(zī):黑色。
- 伊川:程頤,字正叔,世稱伊川先生,程顥之弟。
- 康節:邵雍,字堯夫,諡號康節。
- 廣顙(sǎng):寬額頭。
- 橫渠:張載,字子厚,世稱橫渠先生。
- 溫公:司馬光,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死後追贈太師、溫國公。
- 深衣:古代上衣、下裳相連綴的一種服裝。
- 幅巾:古代男子以全幅細絹裹頭的頭巾。
- 晦庵:朱熹,字元晦,號晦庵。
- 南軒:張栻,字敬夫,號南軒。
- 椰冠:用椰子殼做的帽子。
- 東萊:呂祖謙,字伯恭,號東萊先生。
- 芻狗(chú gǒu):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在祭祀之前是很受重視的祭品,但祭祀完就被丟棄,比喻輕賤無用的東西。
翻譯
濂溪先生周敦頤面容如玉般溫潤,下頜豐滿且眼睛修長。他身穿紫色寬袖的衣服,頭戴三山帽,鬍鬚稀疏,鞋子是紅色的,下裳是白色的。 程顥面容微蒼,頭戴黑色的帽子,腳穿白色的鞋子,身穿黃色的袍子。程頤和他長得很相像,氣質平和純粹,但又有別於剛直的風格。 邵雍額頭寬闊,神情清爽,穿着黑色的袍子和白色的鞋子,顯得溫和端莊。他的帽子有翼,內衣是黑色的,顴骨高,肩膀聳,身材修長。 張載的衣帽和前面幾位類似,面容圓潤,臉色微黃,氣質剛毅。 司馬光穿着深衣,戴着幅巾,腰帶和鞋子都符合規制。 朱熹體態豐滿,眼睛小而秀麗,顴骨微微發紅,臉的右側有顆像北斗星的黑痣,穿着素淨的方衣,神態恭敬。 張栻身材高大偉岸,光彩照人,戴着椰子殼做的帽子,穿着有青黑色邊的道服,穿着白色的絛絲鞋,眉目清秀,看上去彷彿是人間的仙人。 呂祖謙也有偉岸的外貌,戴着幅巾,穿着高聳的道服,遠遠望去端莊可親,這九位賢人雖身處異地,但格調卻相同。 圖畫中的人物大概就如前面所描述的那樣,按照圖畫去模仿會偏離真實的樣子。宋濂對我的情誼深厚,他對賢人的喜好如同喜好緇衣一般,讀他的文章彷彿能看到那些賢人。 這些賢人雖然離我們遠去,但他們所傳的道義卻近在咫尺,能自我淨化心靈,傳承他們的精神。唉,現在的人自誇不比周公、孔子之後的人差,卻將這九位賢人的遺蹟當作無用的東西。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宋濂所記錄的九位賢人的形象,通過對他們的外貌、服飾的細緻描寫,展現了每位賢人的獨特氣質。詩人在描述賢人的形象時,運用了豐富的詞彙和生動的描寫,使讀者能夠在腦海中浮現出賢人們的模樣。同時,詩中也表達了對賢人之道的敬仰和對當下人們對賢人遺蹟不重視的嘆息。整首詩結構嚴謹,語言優美,既具有藝術價值,又蘊含了深刻的思想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