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匪才:謙辭,指無才,不才。(匪:fěi)
- 屍素:指居位食祿而不盡職。(素:sù)
- 聖思:帝王的思慮或天子的恩德。
- 士庶:士人和普通百姓。
- 昌言:正當的言論,這裏指聖明的宣告。
- 神禹度:像大禹那樣的氣度。神禹,即大禹,因大禹治水功績卓著,被後人尊稱爲神禹。
- 直道:正直之道。
- 葛天心:像葛天氏時期百姓那樣的心境,指民風淳樸。葛天氏,傳說中的遠古部落名,古人認爲那時的人民生活安樂、沒有紛爭。
- 平津劍:表示有才能的人得到賞識和任用。這裏借用公孫弘的典故,公孫弘曾被封爲平津侯,他起初貧賤,後因才學得到漢武帝的賞識。
- 暮夜金:東漢楊震拒受賄賂的典故,表示廉潔。
- 舸:大船。(舸:gě)
- 江潯:江邊。
翻譯
我無才卻居位食祿,聖上的恩德深厚,士人和百姓何必辛勞得淚溼衣襟。 聖明的君主宣告着如大禹般的氣度,這裏的百姓有着如葛天氏時期般的淳樸正直之心。 還能看到劍匣中有能被賞識任用的才能之劍,更欣喜的是行囊中沒有不義之財。 我心中惆悵,此時不忍離去,暫且乘坐着輕便的大船越過江去。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的反思以及對當地士民和朝廷的感慨。詩的首聯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才德不足卻受到聖恩的慚愧,以及對士民辛勞的同情。頷聯讚美了君主的聖明和百姓的正直淳樸,體現了對當地社會的積極評價。頸聯通過「平津劍」和「暮夜金」的對比,表達了自己希望能被賞識任用以及保持廉潔的志向。尾聯則寫出了詩人因不忍離去而乘船離開的情景,表現出一種複雜的情感。整首詩語言簡練,用典恰當,意境深沉,既表達了詩人的內心感受,又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