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民力:民衆的人力、物力、財力。
- 寧堪:哪能忍受。「堪」(kān),能,可以,足以。
- 歲薦荒:年成不好,收成荒歉。
- 隱憂:深藏的憂愁,內心的憂慮。
- 慚肉食:爲自己身爲官員卻不能解決民生問題而感到慚愧。
- 虔禱:虔誠地祈禱。
- 合鵷行:指和官員們一起(進行祈禱)。「鵷」(yuān),傳說中像鳳凰的鳥。這裏指官員的行列。
- 土膏:肥沃的土地。
翻譯
民衆在東南地區的人力、物力、財力都已耗盡,怎能忍受年成荒歉的情況呢。我內心憂慮,爲自己身爲官員卻不能改變現狀而慚愧,虔誠地祈禱並和官員們一起行動。回去的路上風仍然強勁,擡頭看天色更加蒼茫。肥沃的土地正等待着滋潤,我該如何迴應民衆的期望呢。
賞析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對民生的關懷和對自身責任的反思。詩的開頭指出民力衰竭,年成荒歉,表達了對民衆疾苦的憂慮。接着,詩人表達了自己作爲官員的慚愧之情,並通過虔誠祈禱和與同僚們一起行動來試圖解決問題。詩的後半部分通過描寫歸路的風勁和天色的蒼茫,烘托出一種凝重的氛圍,最後表達了對如何滋潤土地、滿足民衆期望的思考。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樸實,體現了詩人的憂民之心和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