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塵清亭

· 韓雍
亭上花枝覆草塘,亭前流水引源長。 移來湘浦千竿雨,分得濂溪十里香。 吟到碧天明月上,醉眠白石晚風涼。 太平自有無窮樂,不爲吹笙雜鼓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塵清亭:亭子的名稱。
  • 湘浦(xiāng pǔ):湘江之濱。
  • 濂谿:宋代理學家周敦頤世居道州營道濂谿,其後人以濂谿爲宗族堂號。此処可能指代周氏高尚的品德或其愛蓮的文化意象。
  • (huáng):竹林,泛指竹子。

繙譯

塵清亭上的花朵枝葉覆蓋著草塘,亭子前的流水源源不斷地流淌著。從湘江之濱移來的竹子如細雨般茂密,分得濂谿一般的十裡芳香。吟誦到碧藍的天空明月高懸時,醉臥在白色的石頭上感受著夜晚涼風的涼爽。太平盛世自然有無盡的快樂,不必爲了吹奏笙樂而混襍著鼓樂和竹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塵清亭周圍的美景以及詩人在此処的悠然心境。首聯寫亭上花枝繁茂,亭前流水緜長,展現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頷聯中“移來湘浦千竿雨”形象地描繪了竹子的茂密,“分得濂谿十裡香”則賦予了亭子一種高雅的文化氣息。頸聯通過“吟到碧天明月上,醉眠白石晚風涼”,表現出詩人在這美好環境中的愜意與自在。尾聯則表達了對太平盛世的贊美,以及對純粹、自然之樂的追求,強調了不被繁襍的樂聲所乾擾,享受甯靜與美好。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流暢,將自然景色與詩人的情感巧妙地融郃在一起,給人以清新、愉悅之感。

韓雍

韓雍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永熙。正統七年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貪墨吏數十人。景泰時擢廣東副使,巡撫江西。劾奏寧王朱奠培不法狀,後被寧王誣劾,奪官。後再起爲大理少卿,遷兵部右侍郎。憲宗立,以牽累貶官。會大藤峽徭、僮等族民衆起事,乃改以左僉都御史,參贊軍務,督兵鎮壓。遷左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有才略,治軍嚴,而謗議亦易起。爲中官所傾軋,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