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鄧玄度元夕前四日集珠江話別舟中玩月元韻

春回大地草偏青,乍對狂歌酒半醒。 文起自應傾北斗,氣酣直欲簸南溟。 月華星彩浮樽滿,龍笛鸞笙徹夜聽。 明發不須愁往別,埋輪久已候都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鄧玄度:人名,作者的友人。
  • 元夕:元宵節。
  • 元韻:這裏指按照原詩的韻腳來作詩。
  • 傾北斗:形容文章才華出衆,能傾倒北斗星。
  • 簸(bǒ)南溟(míng):氣勢豪邁,有撼動南海之意。
  • 月華:月光。
  • 星彩:星星的光彩。
  • 樽(zūn):酒杯。
  • 龍笛鸞(luán)笙(shēng):指各種樂器的演奏。
  • 明發:黎明,清早。
  • 埋輪:表示不畏權貴,堅決執法。此處隱喻自己等待施展抱負的機會。
  • 都亭:古代供行人休息住宿的處所,這裏指等待出發的地方。

翻譯

春天回到大地,草木格外青翠,剛對着縱情的歌聲,酒意半醒。文章寫起自然應當能傾倒北斗星,氣勢豪邁簡直想要撼動南海。月光和星星的光彩浮滿酒杯,龍笛鸞笙的樂聲整夜都能聽到。清晨出發不必爲離別而憂愁,我像等待施展抱負的人早已在都亭等候。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元夕前與友人話別時的情景。詩的開頭通過描繪春天大地回春、草木青蔥的景象,烘托出一種生機勃勃的氛圍,同時也暗示了新的開始和希望。接下來,詩人描述了自己的文學才華和豪邁氣概,展現出自信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詩中對宴會場景的描寫,如月華星彩浮樽滿,龍笛鸞笙徹夜聽,營造出了歡樂、熱鬧的氛圍。最後,詩人表達了對離別的豁達態度,以及對未來的期待,顯示出了一種堅定的信念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語言豪邁奔放,體現了詩人的胸懷和情感。

蘇景熙

蘇景熙,字汝載,號聞道人。順德人。明神宗萬曆間諸生,援例入太學。工詩,與韓上桂輩交遊。有《桐柏山房集》等。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四五有傳。 ► 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