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孟泰學憲客死黃梅餘過之悽然有感
西泠掩涕讀遺編,此日經過更惘然。
未到三湘先賦鵩,虛佔八桂有銜鱣。
曹溪人去傳衣地,魯國經成絕筆年。
悽斷江天雲漠漠,招魂擬續楚騷篇。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西泠(líng):在今浙江杭州西湖。
- 遺編:前人留下的著作。
- 三湘:泛指湖南湘江流域及洞庭湖地區。
- 賦鵩(fú):指漢代賈誼謫居長沙,作《鵩鳥賦》之事,後以「賦鵩」指仕途失意。
- 八桂:廣西的代稱。
- 銜鱣(zhān):有典故說東漢楊震曾取鸛雀所銜三鱣魚,傳說鱣魚爲卿大夫之服的象徵,這裏指期望得到高官厚祿。
- 曹溪:禪宗六祖慧能在曹溪寶林寺演法而得名,借指佛教禪宗。
- 傳衣:佛教禪宗師徒間傳法,以衣鉢爲信物,此處藉以說佛法傳承。
- 魯國:這裏可能是以孔子所在的魯國借指儒家學說。
- 絕筆:指完成最後的作品。
翻譯
在西泠我含着眼淚閱讀前人留下的著作,今日經過此地更是心中茫然。還未到達三湘之地就先如賈誼般仕途失意,徒然期望在八桂之地獲得高官厚祿。慧能大師離去後曹溪成爲佛法傳承之地,如同魯國孔子完成著作後走到了絕筆之年。在這淒涼的江天之間,雲霧茫茫,我打算續寫一篇招魂之詩,如同楚辭中的《離騷》篇章。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作者路過黃梅時對樊孟泰學憲客死他鄉的感慨,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命運多舛的嘆息。詩中運用了賈誼作《鵩鳥賦》、楊震銜鱣的典故,以及曹溪傳衣、魯國經成等文化意象,增添了詩歌的歷史文化底蘊。同時,詩中描繪的江天雲漠漠的悽清景象,烘托出一種悲涼的氛圍,進一步強化了作者內心的憂傷和感慨。整首詩意境深沉,情感真摯,體現了作者對故人的哀思和對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