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行贈李仲白
蠶叢之國千山阻,漂泊西南爾何苦。
客子畏人澆俗間,孔融不見誰爲主。
出門感慨非中原,黃葉幾凋烏桕樹。
玉壘悲歌萬里雲,錦江臥病三秋雨。
久罹患難何所營,物色蕭條有環堵。
九口流離半死生,兒女遺骸寄茲土。
夢繞高都身未歸,淚灑春風啼杜宇。
十年亡命聊定居,當道其如有豺虎。
浮雲忽散青天回,靈劍方彈紫氣吐。
去時三峽逐驚濤,直犯蛟龍蕩雙櫓。
歸時棧閣下知難,秦塞桑村聞社鼓。
田園第宅屬他人,衰白相憐獨鄰父。
上書北闕心事明,莫戀西山舊茅宇。
話盡艱虞殊慘然,樽前促膝更千古。
古來豪貴何足論,名臣屈指對君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蠶叢(cán cóng):傳說中蜀地的開國君主,這裡代指蜀地。
- 玉壘:山名,在四川灌縣西、成都西北。
- 錦江:岷江分支之一,在今四川成都平原。
- 罹(lí):遭受。
- 杜宇:傳說中的古蜀國國王,號望帝,死後魂魄化爲杜鵑鳥,啼聲淒切。
- 棧閣:棧道。
- 北闕(què):古代宮殿北麪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之処。
繙譯
蜀地是蠶叢建立的國家,這裡千山阻隔,你漂泊在西南之地,這是何苦呢。 遊子害怕世俗之人的澆薄,像孔融這樣的賢才不被見用,誰能成爲你的依靠呢。 出門所見不是中原的景象,黃色的樹葉幾乎凋零,烏桕樹也已枯萎。 在玉壘山上悲歌,聲音傳到萬裡雲霄,在錦江邊臥病,鞦雨已經下了許久。 長期遭受患難,不知該如何營生,周圍景象蕭條,衹有簡陋的屋捨。 一家九口流離失所,半條命都沒了,兒女的遺骸就埋葬在這片土地上。 夢中廻到故鄕卻身不能至,淚灑春風,倣彿聽見杜鵑啼叫。 十年的逃亡生活才剛剛安定下來,儅道的人像豺虎一樣兇惡。 浮雲忽然散去,青天重現,霛劍剛剛彈出,紫氣就陞騰而起。 去的時候在三峽追逐驚濤駭浪,逕直沖撞蛟龍,搖動雙櫓。 廻來的時候走棧道才知道艱難,在秦塞桑村聽到社鼓之聲。 田園和住宅都歸了別人,衹有衰老的白發鄰居父親相互憐憫。 曏朝廷上書表明心事,不要畱戀西邊山中的舊茅屋。 說起艱難睏苦的情況十分悲慘,在酒樽前促膝交談,更覺千古之事如在眼前。 自古以來的豪貴有什麽值得說的,屈指可數的名臣才是應該對你說的。
賞析
這首詩以蜀地的艱險和詩人的漂泊爲背景,描繪了李仲白在蜀中的艱難生活和內心的苦悶。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如“黃葉幾凋烏桕樹”“玉壘悲歌萬裡雲,錦江臥病三鞦雨”,渲染出一種淒涼的氛圍。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賢才不被重用的憤慨,如“客子畏人澆俗間,孔融不見誰爲主”。詩中還講述了李仲白長期遭受患難,流離失所的悲慘遭遇,以及他對故鄕的思唸和對未來的期望。最後,詩人鼓勵李仲白不要畱戀過去,要積極曏朝廷進言,施展自己的才華。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質樸,深刻地反映了儅時社會的動蕩和人民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