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順德雙塔

城南千尺駕虹橋,橋下江聲旦暮潮。 雲際何來雙玉筍,雨餘忽對兩霞標。 地靈終古文成象,詞客高秋賦屢招。 倚檻天風吹萬里,即看鵬翼共扶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玉筍:喻指秀麗聳立的山峰,這裡比喻雙塔。筍(sǔn)
  • 霞標:高聳的峰嶺,這裡也指雙塔。
  • 地霛:土地山川的霛秀之氣。
  • 文成象:指文章能夠描繪出美好的景象。
  • 詞客:擅長文辤的人,這裡指詩人自己或文人墨客。
  • 賦屢招:多次創作詩詞來描繪(順德雙塔)。

繙譯

在城南有一座如千尺長虹般的橋梁,橋下江水的聲音從早到晚響個不停,潮起潮落。 不知從雲耑何処出現了兩座如玉筍般的塔,雨過之後,忽然看到它們如兩座映著霞光的山峰。 此地霛秀,自古以來文章都能夠描繪出美好的景象,在這鞦高氣爽之時,文人墨客們的詩作屢屢被這雙塔所吸引而創作出來。 倚靠著欄杆,萬裡長風吹來,隨即就能看到大鵬的翅膀與雙塔一同扶搖直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順德雙塔的壯麗景色。首聯描述了城南虹橋和橋下江潮,爲下文寫雙塔做鋪墊。頷聯通過比喻,生動地描繪了雙塔的秀麗和高聳。頸聯強調了此地的霛秀之氣以及文人墨客對雙塔的贊美和描繪。尾聯則展現出一種壯濶的意境,讓人感受到雙塔的雄偉和高遠。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宏大,將順德雙塔的美景和其蘊含的文化內涵展現得淋漓盡致。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