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懷沈使君二首

千里牂牁溯上游,從前彫弊說西州。 偶隨一鶴來炎徼,卻望三龍識沈侯。 興革備聞經畫遠,江山聊與頌聲留。 即論治行東南遍,誰擅專城第一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牂牁(zāng kē):船隻停泊時用以繫纜繩的木樁。這裏指遙遠的地方。
  • 彫弊:衰敗,困苦。
  • 炎徼(jiào):南方炎熱的邊區。

翻譯

在遙遠的千里之外,沿着牂牁追溯到河流的上游,過去曾聽說西州的衰敗與困苦。偶然隨着一隻仙鶴來到這南方炎熱的邊區,卻希望能通過三條蛟龍認識沈侯。關於興利除弊的事情早已聽聞,其籌劃深遠,暫且讓江山與頌揚之聲一同留存。即便論及治理的政績傳遍東南各地,又有誰能在掌管一城的官員中堪稱第一流呢?

賞析

這首詩以遙遠的地方爲起點,引出對過去西州情況的描述,隨後提到對沈使君的期望。詩中強調了興革之事的重要性以及其深遠的籌劃,同時也表達了對沈使君的讚頌,認爲他的治理功績顯著,在衆多地方官員中出類拔萃。整首詩意境開闊,語言凝練,通過描繪地域的遙遠和對治理的期望,展現了詩人對沈使君的敬仰和對地方治理的關注。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