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樑黃嶺

· 薛侃
何者是青天,隨處皆明月。 無弦乃無音,有員終有缺。 澗底水冷冷,樹梢風決決。 自飯田中粱,莫餐山上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liáng):小米。 (jué):蕨菜,野生植物,嫩時可食。

翻譯

什麼是那廣闊的青天,其實在任何地方都有明亮的月光。 沒有琴絃就沒有聲音,月亮有圓的時候也終有缺的時候。 山澗底部的溪水冷冷流淌,樹梢上的風聲呼呼作響。 自己吃着田中的小米,不要去吃山上的蕨菜。

賞析

這首詩富有哲理和意境。詩的前兩句表達了一種普遍存在的道理,即美好和光明無處不在,人們應該以一種開闊的心態去看待世界。「無弦乃無音,有員終有缺」則蘊含着對事物的兩面性和變化的思考,沒有琴絃自然不會有聲音,月亮圓的時候也預示着它會有缺的時候,體現了一種辯證的觀點。

接下來的「澗底水冷冷,樹梢風決決」通過對山澗溪水和樹梢風聲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清冷的氛圍,增添了詩的意境美。

最後兩句「自飯田中粱,莫餐山上蕨」,可能蘊含着一種對樸實生活的倡導和對某種不正當行爲或選擇的警示。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啓示。

薛侃

明廣東揭陽人,字尚謙,號中離。薛俊弟。正德十二年進士。乞歸養,師事王守仁。世宗即位,授行人,進司正。十年,上疏請定皇儲,觸帝所諱,斥爲民。講學自娛卒。有《研幾錄》、《圖書質疑》、《中離集》。 ► 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