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三華山
龍門兩峯圓,一水下回繞。
蒼峽忽中開,飛橋出林杪。
盤盤石磴引,羃羃松林窅。
危欄正西掛,層閣復東繚。
樹暗盡含雲,花明忽聞鳥。
懸崖旁架棧,鑿石潛通穾。
早聞三仙人,棲化跡已杳。
常疑雲月上,顏色覿清皎。
丹井舊時深,朝真亂來少。
荒壇翳霜葉,虛館閟叢筱。
凝神觀衆妙,屏跡謝羣擾。
懷賢嘅重憩,振翼思遠矯。
佳境能娛人,何因致清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蒼峽(cāng xiá):青翠峽谷。
- 林杪(lín miǎo):樹梢。
- 羃羃(mì mì):密佈貌。
- 窅(yǎo):深遠。
- 磴(dèng):石頭臺階。
- 棧(zhàn):在懸崖上用竹木等搭建的道路。
- 穾(yào):這裏指洞穴。
- 覿(dí):見。
- 筱(xiǎo):細竹子。
翻譯
龍門有兩座山峯圓圓的,一條河水向下迂迴環繞。 青翠的峽谷忽然從中間開闊起來,飛橋從樹林的樹梢上伸出。 盤旋的石頭臺階延伸着,茂密的松林深遠密佈。 高高的欄杆正朝西方懸掛着,層層樓閣又向東環繞。 樹木陰暗得幾乎都包含着雲朵,花兒明亮時忽然聽到鳥兒的叫聲。 懸崖旁邊架着棧道,鑿開石頭暗中通向洞穴。 早就聽說有三位仙人,他們的棲息化跡已經杳無蹤跡。 常常懷疑在雲月之上,能夠見到他們清麗皎潔的面容。 煉丹的井以前很深,前去朝真的人在戰亂後變得很少了。 荒涼的祭壇被霜葉遮蔽,空寂的館舍被叢生的細竹子關閉。 凝聚精神觀察衆多的妙處,隱藏身形謝絕衆多的紛擾。 心懷賢人的感慨重重地歇息,振動翅膀想要遠遠地高飛。 美好的景緻能使人愉悅,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清醇的美酒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三華山的壯麗景色和悠久歷史,以及詩人在其中的感受。詩中首先描述了龍門的山峯和環繞的河水,以及峽谷中飛橋、石磴、松林、樓閣等景觀,展現出三華山的雄偉和幽深。接着提到了傳說中的三位仙人,但他們的蹤跡已不可尋,增添了一份神祕的氛圍。同時,詩中還描述了煉丹井、荒壇、虛館等,反映出此地的歷史變遷。詩人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表達了對賢人的懷念和對紛擾的超脫之想。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生動,通過對景物的細膩描寫和對歷史傳說的提及,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三華山的獨特魅力。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
劉崧的其他作品
- 《 攜妻子入石龍山 》 —— [ 明 ] 劉崧
- 《 訪杜巡檢不遇留題早禾官舍 》 —— [ 明 ] 劉崧
- 《 毛生從龍陪予由藍陵入小莊歸賦此爲貺 》 —— [ 明 ] 劉崧
- 《 餘自去冬閏十一月遣人還泰和迎候舍弟子彥與家人偕來今經九十餘日矣未知果來否偶燈下獨酌有懷愴然援筆題此俟 》 —— [ 明 ] 劉崧
- 《 承蕭翀相過不遇留詩而去次韻奉答先時翀避地羅團聞已歸南溪 》 —— [ 明 ] 劉崧
- 《 題曾鬱文所藏山水小景 》 —— [ 明 ] 劉崧
- 《 贈鄭子素迎父東歸 》 —— [ 明 ] 劉崧
- 《 寄範實夫主廩贛先賢書院三首 》 —— [ 明 ] 劉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