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虞山:山名,在今江蘇常熟西北。 琴水:常熟境內河流,代指常熟。 屈指:扳着指頭計算。 離亭:古時人們在路邊設置的送行休憩的亭舍,這裏指分別的地方。 鶯:黃鶯,常象徵春天或美好事物。這裏代指美好的事物。 闕(què):皇宮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借指朝廷。 鶴:常被視爲隱士的象徵。 歸田:指辭官回鄉。 遺榮:遺棄榮祿富貴。 逸意:超逸的意興。 求舊:尋求舊友或故舊。 徵書(zhēng shū):古代朝廷徵辟賢才的文書。 日邊:皇帝身邊,比喻朝廷。 子猷船:用晉代王徽之(字子猷)雪夜訪戴逵的典故,後用「子猷船」表示憶友、思友或訪友。
翻譯
常熟那虞山和琴水與我相隔甚遠,煙霧瀰漫,扳着手指一算,我們在離亭分別已經十八年了。時常想着能像以前一樣在朝廷中任職,聽到美好的事物,而不應像現在這樣帶着隱逸之心辭官回鄉。我把功名利祿都拋棄在九霄雲外,等待着朝廷徵辟賢才的文書。我的詩卷和茶爐知道你會想念我,在這山陰之地,我難以像子猷那樣隨意泛舟去訪友啊。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寫給錢五卿郡丞的,表達了對舊友的思念以及對自己處境的感慨。詩的首聯通過「虞山琴水」點明瞭與友人相隔之遠,「屈指離亭十八年」則強調了分別時間之久,引發了讀者對時光流逝的感慨。頷聯中「時擬聽鶯仍拜闕,豈應攜鶴遂歸田」表達了詩人對過去在朝廷爲官的懷念以及對現在歸隱生活的一種複雜情感。頸聯「遺榮逸意遊雲外,求舊徵書待日邊」體現了詩人對功名利祿的超脫態度,同時也流露出對朝廷重新起用的期待。尾聯「詩卷茶爐知念我,山陰難放子猷船」則用「子猷船」的典故,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以及因路途遙遠難以相聚的無奈。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用典自然,將詩人的情感與對世事的感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