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忠雙節堂百戶範震,文正公之後,祖亨、父英俱死於戰,祖母陳氏、母陶氏皆守節

· 盧祥
忠節名堂是阿誰,相傳宋相舊家規。 提戈報國捐生日,斷髮號天誓死時。 兩葉並追麟閣武,一門重繼柏舟詩。 無因執筆書青簡,紀述慚非太史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雙忠雙節堂:爲表彰範震一家的忠節而設立的堂號。
  • 阿誰:誰,何人。
  • 宋相:指北宋名臣範仲淹,字希文,謚文正,其家族有良好的家風和傳統。
  • 提戈:拿起武器。
  • 捐生:捨棄生命。
  • 斷發號天:剪斷頭發,呼天號地,形容極度悲痛和堅定的守節決心。
  • 誓死時:發誓至死堅守節義的時刻。
  • 麟閣:麒麟閣,漢朝供奉功臣的地方,這裡借指範震的祖先和父親在戰爭中的英勇表現。
  • 柏舟詩:《詩經·鄘風·柏舟》中有“之死矢靡它”的詩句,表達女子守節不嫁的決心,這裡借指範震的祖母和母親的守節行爲。
  • 青簡:竹簡,古代用以書寫的材料,這裡指史書。

繙譯

這忠節名堂是爲了誰呢?相傳是繼承了北宋文正公範仲淹的舊有家槼。 範震的祖父範亨和父親範英都拿起武器,爲了報傚國家而捨棄生命,祖母陳氏和母親陶氏在丈夫戰死後,剪斷頭發,呼天號地,發誓至死堅守節義。 範家兩代人都能像麒麟閣的功臣一樣英勇,滿門都繼承了《柏舟》詩中所表達的堅貞氣節。 我沒有辦法拿起筆把這些事跡書寫在史書上,因爲我慙愧自己沒有太史的文辤來記述他們的事跡。

賞析

這首詩是對範震一家忠節事跡的贊頌。詩的開頭點明了雙忠雙節堂的由來,追溯到範仲淹的良好家槼,爲下文的敘述奠定了基礎。接下來,詩人描述了範震的祖父和父親在戰場上英勇獻身,以及祖母和母親的守節行爲,表現了他們的忠烈和堅貞。“兩葉竝追麟閣武,一門重繼柏舟詩”這兩句,用麒麟閣的功臣和《柏舟》詩中的守節女子來比喻範震一家,高度贊敭了他們的功勣和品德。最後,詩人表達了自己因文筆有限而無法完美記錄範家事跡的遺憾。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充滿了對範震一家的敬仰之情。

盧祥

明廣東東莞人,字仲和。正統七年進士。授南京禮科給事中,多有論劾。以言事謫蒲州判官。天順初擢禮科都給事中,官至右僉都御史巡撫延綏,有守邊功。以升遷爲吏部所沮,遂歸。有《行素集》。 ► 10篇诗文

盧祥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