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玉樹邑侯辭官歸裏

蒼生方慶野成霖,忽動歸與慄裏吟。 月缺俸錢猶似客,身辭官閣更無琴。 漫雲水弱須劑火,才見春晴已作陰。 少乏宦情彝甫事,如君真有古人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蒼生:指百姓。
  • 野成霖:在郊野降下滋潤的雨水,喻指給百姓帶來福祉。
  • 歸與:表示辭官歸鄉。
  • 慄裏吟:指歸隱後的詩作,這裏代指歸隱生活。
  • 官閣:官署中的樓閣。
  • 漫雲:別說,不要說。
  • 水弱:這裏指運氣不佳或形勢不好。
  • 劑火:調配火的大小,此處意爲調節、調整。(「劑」讀音:jì)
  • 宦情:做官的志趣、意願。
  • 彝甫事:「彝甫」可能指魏晉時期的王衍,字夷甫,以崇尚玄談、清談誤國著稱。此處「彝甫事」應指那些無實際意義的空談之事或不務實的爲官行爲。

翻譯

百姓正歡慶如野地降下滋潤的甘霖一般,您卻忽然萌生出辭官歸鄉的想法並吟唱起歸隱之詩。 月亮缺時您的俸錢彷彿讓您如客人般漂泊,辭去官職離開官閣後便再也沒有了那象徵官職的琴。 別說時運不濟需要去調整,才見春日放晴卻又已轉陰。 我年少時就缺乏做官的志趣,而您卻如古人一般有着真正的高尚心境。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黎延祖爲送別王玉樹邑侯辭官歸裏而作。詩的首聯描繪了百姓因王玉樹的功績而歡慶,然而他卻決定辭官歸隱的情景,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他的與衆不同。頷聯通過「月缺俸錢猶似客」形象地表達了王玉樹在官時的某種漂泊感,而「身辭官閣更無琴」則強調了他辭官後的灑脫。頸聯「漫雲水弱須劑火,才見春晴已作陰」富有哲理,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變化無常。尾聯詩人自陳年少時缺乏宦情,讚揚王玉樹具有古人的高尚心境,表達了對他的欽佩和敬仰之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王玉樹辭官一事的描述,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官場的思考。

黎延祖

黎延祖,字方回。番禺人。遂球長子。明思宗崇禎貢生,以父蔭錦衣衛指揮僉事。明亡,隱居不仕。有《瓜圃小草》。清同治《番禺縣誌》卷四二有傳。 ► 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