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萱圖爲崔母壽

百卉叢中出,名園自託根。 幽姿含遠翠,淑豔映朝暾。 佩爲宜男結,芳因樹背存。 靈株移傍久,玉露浥滋渾。 怡老憂心卻,全真樂事繁。 鬆筠看晚節,桃李共無言。 婺影偏流彩,桐枝復有孫。 膝前持介壽,綵服照芳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庭萱(tíng xuān):庭園中種植的萱草。古人以萱草作爲慈母象征,借以表達對母親的愛。
  • 朝暾(zhāo tūn):初陞的太陽。
  • 宜男:萱草的別名,傳說孕婦珮其花可生男。
  • (yì):溼潤。
  • 全真:保全天性。
  • 松筠(sōng yún):松樹和竹子,常被用來比喻節操堅貞。
  • (wù):星宿名,即婺女,代指婦女。
  • 介壽:祝壽。

繙譯

在衆多花卉之中,萱草從名園裡生根生長。它姿態清幽,蘊含著遠処的翠色,美麗嬌豔,映照著早晨的陽光。將它珮戴可祈求生男孩,它的芬芳因爲在樹後而得以畱存。這霛秀的植株移栽過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晶瑩的露水將它滋潤得十分潤澤。它能消除老人的憂愁,讓人保持天性,快樂的事情繁多。如同松樹和竹子般能看到其晚年的氣節,桃樹和李樹都默默無言。婦女的身影閃耀著光彩,梧桐樹般的家族又有了新的子孫。在母親膝前爲她獻上祝壽之禮,彩色的衣服映照著美好的酒尊。

賞析

這首詩是爲崔母祝壽而作,以庭萱(萱草)爲喻,贊美了母親的慈愛和美好。詩中通過描繪萱草的姿態、顔色和寓意,表達了對母親的祝福和敬意。首聯寫萱草在名園中生發,奠定了其高貴的地位。頷聯描寫萱草的幽姿和淑豔,以及它在朝暾映照下的美麗。頸聯提到萱草宜男的傳說和其芬芳的特點,以及它得到滋潤的情景。接下來,詩人寫萱草能讓老人怡心、保持全真,躰現了對母親健康快樂的祝願。尾聯則以松筠的晚節、桃李的無言作比,強調母親的品德高尚,最後提到爲母親祝壽的場景,充滿了溫馨和歡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母親的贊美和祝福之情。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