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一中明府報績寄贈二首

烽火邊亭密,誅求里巷繁。 掄才資保障,別利試盤根。 遠徼聽輿頌,中朝得主恩。 飛鳧將萬里,留滯愧同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煙火(fēng huǒ)。
  • 邊亭:邊地的亭。
  • 誅求:強制徵收。
  • 里巷:街巷。
  • 掄才:選拔人才。
  • (jiào):邊界。
  • 輿頌:衆人的議論。
  • 中朝:朝廷。
  • 飛鳧:借指官員。

翻譯

邊疆的烽火使得邊亭的警報頻繁,強制徵收使得街巷的百姓負擔繁重。 選拔人才是爲了提供保障,要識別利益、考驗是否穩固。 在遙遠的邊疆能聽到衆人的讚頌,在朝廷中能得到君主的恩寵。 官員即將遠行萬里,我爲自己的留滯不前而慚愧,不敢與您相提並論。

賞析

這首詩反映了當時邊地的一些情況以及對明府的讚譽。首聯描繪了邊地烽火頻繁,百姓遭受繁重征斂的情景,展現了當時的緊張局勢和民生疾苦。頷聯強調了選拔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對各種利益關係的考驗。頸聯說明明府在遠地得到民衆的稱頌,在朝廷也受到恩寵,表現出其功績和威望。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對明府的欽佩,同時也爲自己的處境感到慚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沉,通過對比和襯托,突出了明府的形象和詩人的情感。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