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種桑樹和梓樹。又說家鄉的桑樹和梓樹是父母種的,要對它表示敬意。後人用「桑梓」比喻故鄉。
- 烏帽:黑帽。常爲古代貴者所戴。
- 輪蹄:車輪與馬蹄。代指車馬。
- 驛(yì):驛站,古代供傳遞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換馬的地方。
- 青萍:水生植物,浮萍的別稱。
- 瑞彩:吉祥的光彩。
- 竹葉:酒名,即竹葉青酒。
翻譯
我勤奮地磨穿鐵硯,將筆投入其中(形容勤奮學習和寫作),在管絃樂聲中,時光如流水般消逝,明月高懸。白雲下那是千里之外的故鄉,我戴着烏帽,乘着車馬奔走在九州各地的驛站之間。劍匣中露出浮萍般的寶劍,閃耀着祥瑞的光彩,杯中傾倒下竹葉青酒,消散了我羈旅的憂愁。我苦苦吟詩,只擔心春天離去,所以夜夜在南園持燭遊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身處他鄉的人在暮春時節的感受。首聯通過「鐵硯磨穿」和「管絃聲裏月如流」,表現出作者的勤奮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頷聯中「白雲桑梓家千里」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烏帽輪蹄驛九州」則描繪了羈旅的奔波之苦。頸聯「匣露青萍浮瑞彩,杯傾竹葉散羈愁」,以劍的祥瑞和酒的解憂來緩解內心的苦悶。尾聯「苦吟只恐春歸去,夜夜南園秉燭遊」,體現出作者對春天的珍惜和對美好時光的留戀,同時也反映出他在異鄉的孤獨和對生活的熱愛。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將思鄉之情、羈旅之苦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融合在一起,給人以深刻的感受。
黎貞
明廣東新會人,字彥晦,號陶陶生、秫坡。元末從孫蕡學。爲人坦蕩不羈,以詩酒自放。洪武初,署本縣訓導。坐事戍遼東。時孫蕡亦戍遼東,坐藍玉黨被殺,爲斂葬之。歷十八年,放還。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覽》。
► 312篇诗文
黎貞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歲在紹熙甲寅浙東西大旱旁連江淮至秋暴雨水發天目漂民廬浸禾稼而蘇常大歉小人趨利爭運衢婺谷粟順流而下日夜 》 —— [ 宋 ] 姜特立
- 《 省中春思示孫宏詡二首 》 —— [ 明 ] 尹臺
- 《 湖中春遊曲 》 —— [ 元 ] 馬臻
- 《 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閒居戲作武夷棹歌十首呈諸同遊相與一笑 》 —— [ 宋 ] 朱熹
- 《 春中田園作 》 —— [ 唐 ] 王維
- 《 寄題盱眙杜子師東山草堂 》 —— [ 宋 ] 賀鑄
- 《 壬辰1832春仲來澎撫卹三閱月而蕆事公餘閱蔣懌庵同年所輯澎湖續編有前刺史陳廷憲澎湖雜詠詩勉成和章即爲 》 —— [ 清 ] 徐必觀
- 《 澧陽道中春日 》 —— [ 元 ] 宋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