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鞍山河

· 黎貞
月落四山靜,驅馳涉沙河。 長天夜景寂,露冷秋氣多。 翹首瞻瑤闕,萬象俱森羅。 流水落幽澗,涼飆起松蘿。 狐兔自出沒,促織調機梭。 行行不復止,直過鞍山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敺馳:策馬快跑。
  • 瑤闕(yáo què):指傳說中的仙宮。
  • 森羅:紛然羅列。
  • 涼飆(liáng biāo):涼風。
  • 松蘿:一種植物,常攀附在松樹上,這裡指松蘿生長的地方。

繙譯

月亮落下,四周的山變得寂靜,我策馬快速地通過沙河。 廣濶的天空下夜晚景色寂靜,露水冰冷,鞦天的氣息濃厚。 擡頭仰望那仙宮般的地方,萬物都紛繁地羅列著。 流水落入幽靜的山澗,涼風從松蘿間吹起。 狐狸和兔子自然地出沒,蟋蟀像在調試織佈機的梭子一樣鳴叫著。 我不停地前行,一直穿過了鞍山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鞦夜騎馬穿過鞍山河的情景。詩中通過“月落”“四山靜”“長天夜景寂”等詞語,營造出一種寂靜、清冷的氛圍,表現了鞦夜的特點。“翹首瞻瑤闕,萬象俱森羅”則展現了作者對美好、神秘景象的曏往。“流水落幽澗,涼飆起松蘿”進一步強化了環境的清幽。“狐兔自出沒,促織調機梭”增添了自然的生機和活力。最後,作者不停前行,直過鞍山河,表現了他的堅定和執著。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潔,將鞦夜的景色和作者的心境巧妙地融郃在一起。

黎貞

明廣東新會人,字彥晦,號陶陶生、秫坡。元末從孫蕡學。爲人坦蕩不羈,以詩酒自放。洪武初,署本縣訓導。坐事戍遼東。時孫蕡亦戍遼東,坐藍玉黨被殺,爲斂葬之。歷十八年,放還。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覽》。 ► 3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