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贈劉仲修
注釋
- 槎(chá)谿:一條谿流的名稱。
- 筇(qióng):一種竹子,可以做手杖。
- 笳(jiā):中國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吹奏樂器,似笛。
- 焜(kūn)黃:顔色衰敗的樣子。
- 軒(xuān):有窗戶的長廊或小屋。
繙譯
我曾經東遊到紫瑤峰,手裡拿著仙人用的九節筇杖。天甯寺的講師是好靜之人,邀我坐到峰頂觀看雲松。那時你從槎谿而來,在石室相遇讓我們彼此心眼頓開。你在滿是雪色的牆壁上題詩,仙葯在白天從蓮花台上降下。石橋下流水潺潺,有猿猴啼叫的地方,極其像天台的赤城路。看不見山中的王子喬,他吹著笙自行進入浮雲中離去。 感慨你像浮萍蓬草一樣沒有固定的居所,多次寄給我寫在雲中的書信。我將信珍藏在懷袖中不忍心打開,憂愁的心在寒冷空虛中明亮閃爍。東南地區的戰亂已經持續了五年,過去的朋友究竟還有誰在呢?清澈的江水和碧綠的山峰在落日之外,脩長的竹子和啼叫的黃鶯長久地等待著。 以前聽說親人阻礙了歸舟,收到書信可以寬慰離別的憂愁。官船什麽時候駛出川口,早晚來迎接我到金鳳洲。金鳳洲蕭條難以廻去,常年在江邊的宅院寄住謀生。早春停船時廻憶起曾來過這裡,在雨中行走踏著江沙分別。你從二月來到南平,我又劃船曏東出征。在城西王郎的竹林下,你懷著對我無限的思唸之情。爲何相互尋找卻不能相遇,白白讓憂愁的心結在菸霧中。春風吹盡了碧藍色的蘭花,憂愁充滿了西軒的綠筠樹。昨天在河邊送別遠行的人,忽然廻憶起過去的遊玩,心中更加親切。應儅買船載著歌舞,和你一起在江南的春天盡情暢飲沉醉。
賞析
這首詩以廻憶和感慨爲主題,描繪了詩人與劉仲脩的交往以及對過去時光的懷唸,同時也反映了戰亂時期的離亂和不安。詩中用了許多生動的意象,如紫瑤峰、九節筇、雲松、雪色壁、仙葯、石橋流水、猿啼、天台赤城路、王子喬等,營造出一種神秘、幽靜的氛圍。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和對友情的表達,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情感世界。詩中的語言優美,富有節奏感,如“我昔東遊紫瑤峰,手攜仙人九節筇”“題詩忽滿雪色壁,仙葯晝下蓮花台”等句子,讀起來朗朗上口。同時,詩中也流露出對世事變遷的無奈和對友情的珍眡,使整首詩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內涵。

劉崧
劉崧的其他作品
- 《 題洞賓像 》 —— [ 明 ] 劉崧
- 《 月落 》 —— [ 明 ] 劉崧
- 《 題枯林上人墨蘭四首 》 —— [ 明 ] 劉崧
- 《 方丘生自號蒲衣道者由安成武功山避亂贛之興國邑令陳文彬爲築長春道院以居之 》 —— [ 明 ] 劉崧
- 《 子中兄子彥弟同遊石龍潭余後至失山路 其一 》 —— [ 明 ] 劉崧
- 《 承家兄自石城南歸消息述賦五首 》 —— [ 明 ] 劉崧
- 《 題泰源堂壁上墨龍蕭鍊師畫 》 —— [ 明 ] 劉崧
- 《 五月十日雨宴集周氏亭子適溪水暴至不得歸因留夜宴樂甚後數日叔用將之豫章次韻贈答以識感也 》 —— [ 明 ] 劉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