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歲

燭燼將殘夜,鐘鳴欲曙天。 漂零思故國,惟悴入新年。 春色還應近,東方候更先。 呼童催柏酒,往事不須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燭燼(zhú jìn):蠟燭燃燒後的灰燼,這裏指蠟燭快要燃盡。
  • 曙天(shǔ tiān):黎明時的天空。
  • 漂零:漂泊,流落。
  •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這裏指精神狀態不佳。
  • 柏酒:即柏葉酒,古代習俗,春節飲之,可以辟邪。

翻譯

蠟燭將要燃盡,夜晚即將過去;鐘聲敲響,黎明的天空就要到來。 漂泊在外思念着故鄉,神情憔悴地進入新的一年。 春天的氣息應該快要臨近了,東方會更早地迎來春天的跡象。 呼喚童子催促端上柏葉酒,過去的事不必再憐憫傷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守歲之時的情景和情感。首聯通過「燭燼」和「鐘鳴」,表現了時間的推移,夜晚即將結束,黎明即將到來。頷聯表達了詩人在異鄉漂泊的孤獨和對故鄉的思念,以及在新年之際的疲憊和憂傷。頸聯則透露出對春天的期待,給人以一絲希望。尾聯中詩人決定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新年,讓童子端上柏酒,不再爲過去的事情而悲傷。整首詩情感細膩,既有對過去的感慨,又有對未來的期待,反映了守歲這一特殊時刻人們複雜的心情。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