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介馬:披甲的戰馬。
- 臨戎:親臨戰陣。
- 壁壘:防禦工事。
- 仗策:手持馬鞭。策,趕馬的棍子。
- 飢溺:比喻生活痛苦的人民。
- 逋寇:流寇,逃竄的賊寇。逋(bū)。
- 蒼生:指百姓。
翻譯
披甲的戰馬來到戰陣前面對新的防禦工事,連天的烽火讓人嘆息沒有了百姓。揮舞長戈想要洗淨被污染的山河的本色,手持馬鞭想着救援處於痛苦中的人民。安定天下百姓是千古的大事,掃除逃竄賊寇多年的塵埃。帶着兩袖清風歸去,坐着看悠閒的雲朵也不會厭煩貧困。
賞析
這首詩展現了詩人面對戰亂的感慨和擔當。詩中通過「連天烽火嘆無民」表達了對百姓因戰爭遭受苦難的痛惜。「揮戈欲洗山河色,仗策思援飢溺人」體現了詩人立志恢復山河、拯救百姓的豪情壯志。「安奠蒼生千古事」強調了安定百姓生活的重要性和歷史意義。「掃除逋寇八年塵」則表明了詩人堅定對抗賊寇的決心。最後「攜歸兩袖清風去,坐看閒雲不厭貧」顯示了詩人的清正廉潔和豁達心境。整體上,這首詩境界開闊,情感深沉,展示了詩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高尚的品質。